草长飞莺乱,波平睡鸭知。孤村春水夕阳时。
流出桃花一片自然诗。
草长飞莺乱,波平睡鸭知。孤村春水夕阳时。
流出桃花一片自然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春景图。"草长飞莺乱",形象地写出春天草木茂盛,黄莺在其中穿梭飞翔,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氛围。"波平睡鸭知"则描绘湖面平静如镜,连睡鸭都能感知到这份宁静,悠闲地游弋其中。"孤村春水夕阳时"进一步点明时间是傍晚,一个孤独的小村庄映衬在春水和夕阳的余晖中,增添了几分寂寥与恬静。
最后的"流出桃花一片自然诗"是诗人对眼前景象的诗意总结,认为这如画的春水和盛开的桃花本身就是一首美丽的诗,自然之美无需过多雕琢,就足以打动人心。整体来看,这首《南歌子》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清代末年至现代初年中国乡村春天的独特韵味。
岁岁有黄菊,千载一东篱。
悠然政须两字,长笑退之诗。
自古此山元有,何事当时才见,此意有谁知。
君起更斟酒,我醉不须辞。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
重来楼上,一句端的与君期。
都把轩窗写遍,更使儿童诵得,归去来兮辞。
万卷有时用,植杖且耘耔。
闻有古学舍,窃怀渊明欣。
摄衣造两塾,窥户无一人。
邦风方杞夷,庙貌犹殷因。
先生馔已缺,弟子散莫臻。
忍饥坐谈道,嗟我亦晚闻。
永言百世祀,未补平生勤。
今此复何国,岂与陈、蔡邻。
永愧虞仲翔,弦歌沧海滨。
人物一衰谢,微言难重寻。
殷勤永嘉末,复闻正始音。
清谈未足多,感时意殊深。
少年有奇志,欲和南风琴。
荒林蜩蚻乱,废沼蛙蝈淫。
遂欲掩两耳,临文但噫瘖。
萧然王郎子,来自缑山阴。
云见浮丘伯,吹箫明月岑。
遗声落淮泗,蛟鼍为悲吟。
愿公正王度,《祈招》继愔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