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时节一閒身,朝出松间拾委薪。
渔去忽疑空大泽,樵来还可当嘉宾。
野心荡漾随流水,云影差池落近邻。
溪女能歌采莲曲,钢刀如水刽双鳞。
太平时节一閒身,朝出松间拾委薪。
渔去忽疑空大泽,樵来还可当嘉宾。
野心荡漾随流水,云影差池落近邻。
溪女能歌采莲曲,钢刀如水刽双鳞。
这首《山居赠客》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沈一贯以闲适自得的心态,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
首句“太平时节一閒身”,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身处太平盛世,得以过上闲适自在的生活。接着,“朝出松间拾委薪”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从松林中拾取柴火的情景,既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也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之情。
“渔去忽疑空大泽,樵来还可当嘉宾”两句,通过渔人和樵夫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意外的惊喜感,同时也暗示了山居生活中的偶遇和交流,增添了人情味。这里,渔人和樵夫不仅丰富了山居环境,也成为了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野心荡漾随流水,云影差池落近邻”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的交融。诗人的心境如同流水般自由自在,云影在近邻处投下斑驳的光影,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溪女能歌采莲曲,钢刀如水刽双鳞”描绘了溪边女子唱着采莲曲的场景,以及她们熟练地捕鱼的情景。这一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另一面——既有劳作的艰辛,也有欢歌笑语的愉悦。
整体而言,《山居赠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沈一贯在山居生活中所体验到的宁静、和谐与乐趣,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与自然之美的佳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