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松》
《题画松》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岂无夭桃枝,著花红满陌。

岂无纤柳条,与花相映射。

乃作石上松,岑寂凝寒碧。

我知画工意,握笔慎所择。

以彼桃与柳,先秋辄狼藉。

曷若虬龙姿,淩霜节不易。

(0)
鉴赏

这首诗《题画松》由晚清至民国初期的女诗人吴妍因创作,通过对比桃柳与松树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诗中首先描绘了桃柳的盛景:“岂无夭桃枝,著花红满陌。岂无纤柳条,与花相映射。”桃花鲜艳,柳条轻柔,两者共同装点着春天的道路,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乃作石上松,岑寂凝寒碧。”将目光转向了岩石上的松树,它在寒冷中保持翠绿,孤独而坚韧地生长,与桃柳的短暂繁荣形成鲜明对比。

“我知画工意,握笔慎所择。”诗人深知画家选择松树作为主题的深意,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蕴含了对坚韧品格的颂扬。接下来,“以彼桃与柳,先秋辄狼藉。”桃柳在秋天来临之前便已凋零,象征着脆弱和易逝的生命。而“曷若虬龙姿,淩霜节不易。”则表达了诗人对松树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赞美,将其比作虬龙,寓意其生命力的顽强和不屈。

整首诗通过桃柳与松树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命形态的特点,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向往与追求。吴妍因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是对人性中坚韧品质的颂歌。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渡江云.秋日自海道游劳山,乘军舰往返,望洋兴叹,倚此写之

连山青插海,画屏九叠,岚影乱雯华。

万松开绀宇,依约蓬莱,云外几人家。

瀛洲咫尺,谁与剪、溟渤鲸牙。

吼怒潮、冯夷如诉,清籁杂悲笳。堪嗟。

齐烟气黯,泰岱云沈,送黄流日下。

问几时、神山重到,弄水看花。

华严楼阁凭弹指,休怅恨、残照西斜。

归路迥、源穷八月仙槎。

(0)

晚晴

落照开空霁,明霞映水鲜。

乾文悬造化,土脉润山川。

白满重圆月,青还不翳天。

定钟声更彻,通昔喜无眠。

(0)

送张辑游宣城

君抚渊明底样琴,肯于弦上要知音。

相逢尘事不挂口,别去清愁总上心。

听雨夜床孤旧约,看云秋壑想幽寻。

他年跨鹤相过否,应笑浮名雪满簪。

(0)

秋莲

波面盈盈照影红,月寒露重怨房空。

鹭鸶目趁鱼行急,惊得残妆散晓风。

(0)

云锦

十丈花如织,酣酣拓具区。

新于机上落,匀似镜中铺。

容与翠绡幌,渥丹铅粉肤。

越溪霞湛染,楚梦玉敷腴。

隋棹新帆远,吴宫小队殊。

绿攲檠雨盖,碧间袅风蒲。

勺月清秋冷,生凉暑昼苏。

天孙旌浦溆,水帝展屠苏。红白香无别,明光影可?。

蜕尘古君子,具体小西湖。

彷象虽曾赋,形容似按图。

奚囊如可制,阔剪贮陶珠。

(0)

吹香

寒压痕云冻不消,华风酝藉不鸣条。

瘦枝褪煖无多韵,亦有鲜明玉色潮。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