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青插海,画屏九叠,岚影乱雯华。
万松开绀宇,依约蓬莱,云外几人家。
瀛洲咫尺,谁与剪、溟渤鲸牙。
吼怒潮、冯夷如诉,清籁杂悲笳。堪嗟。
齐烟气黯,泰岱云沈,送黄流日下。
问几时、神山重到,弄水看花。
华严楼阁凭弹指,休怅恨、残照西斜。
归路迥、源穷八月仙槎。
连山青插海,画屏九叠,岚影乱雯华。
万松开绀宇,依约蓬莱,云外几人家。
瀛洲咫尺,谁与剪、溟渤鲸牙。
吼怒潮、冯夷如诉,清籁杂悲笳。堪嗟。
齐烟气黯,泰岱云沈,送黄流日下。
问几时、神山重到,弄水看花。
华严楼阁凭弹指,休怅恨、残照西斜。
归路迥、源穷八月仙槎。
这首《渡江云》描绘了诗人自海道游览劳山,乘军舰往返的壮丽景象和深沉感慨。开篇“连山青插海,画屏九叠”,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连绵群山插入碧海的壮观画面,仿佛九重画卷展开于眼前,山峦的阴影与海浪的纹理交织成斑斓的花纹,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接着,“万松开绀宇,依约蓬莱,云外几人家”几句,将视线转向松林环绕的绀宇(绀宇即青色的庙宇),仿佛仙境般的蓬莱岛在云端之外隐约可见,几户人家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神秘、遥远之地的向往与探寻。
“瀛洲咫尺,谁与剪、溟渤鲸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岛屿的渴望,似乎那些岛屿就在眼前,但又难以触及,不禁让人思考与自然界的距离感以及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决心。
“吼怒潮、冯夷如诉,清籁杂悲笳”则通过海浪的怒吼和冯夷(水神)的哀诉,以及清风中夹杂的悲笳声,渲染了一种苍凉而深沉的氛围,暗示了自然界的伟力与人类渺小之间的对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海洋时的感慨与敬畏。
“堪嗟。齐烟气黯,泰岱云沈,送黄流日下”几句,诗人感叹于烟雾弥漫、泰山云雾笼罩、黄河在夕阳下缓缓流淌的景象,这种自然景观的变化不仅映射出时间的流逝,也引发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最后,“问几时、神山重到,弄水看花。华严楼阁凭弹指,休怅恨、残照西斜。归路迥、源穷八月仙槎”表达了诗人对再次造访神山、欣赏水中花、体验华严楼阁的渴望,以及对美好时光稍纵即逝的惋惜。同时,诗人也暗示了寻找心灵归宿的过程,如同追寻八月仙槎的源头,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和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渡江云》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描绘,更蕴含了对生命意义、宇宙奥秘以及个人内心世界深刻思考的哲理意味,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