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何意故人来,握手同登郭隗台。
北阙风云双剑在,西山苍翠两眸开。
待攀玉树成词赋,且对椒花颂酒杯。
闻道赐金多计吏,周南留滞独称才。
烽烟何意故人来,握手同登郭隗台。
北阙风云双剑在,西山苍翠两眸开。
待攀玉树成词赋,且对椒花颂酒杯。
闻道赐金多计吏,周南留滞独称才。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腊后同次甫思伯过子与得来字》描绘了一幅冬末朋友相聚的温馨画面。首句“烽烟何意故人来”,以烽烟喻指战乱中的意外访客,表达对故友到来的惊喜。接着,“握手同登郭隗台”写出了朋友们在郭隗台上把酒言欢,共享友情的场景。
“北阙风云双剑在,西山苍翠两眸开”运用象征手法,北阙风云代表朝廷,双剑象征着他们共同的志向和才华,而西山的苍翠则寓意着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理想。诗人借此表达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谊的珍视。
“待攀玉树成词赋,且对椒花颂酒杯”进一步深化了聚会的文人气息,他们期待在美酒和诗词中激发创作灵感,共享文学的乐趣。
最后,“闻道赐金多计吏,周南留滞独称才”暗含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他们暂时遭遇困境的关切,表达了对友人仕途的期许和对他们才华的认可。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巧妙,展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的风雅生活和深厚友谊。
西北多浮云,摇曳过城阙。
远接江上山,近映杯中月。
月色正朦胧,天风仍觱发。
归道叹悠长,常恐芳华歇。
芳华念故园,春草忆王孙。
高屏横翠嶂,远树澹孤村。
漱石厉其齿,枕流涤烦喧。
故人音信杳,谁共对清言。
清言怀彼美,室远心则迩。
一为蒙庄生,一为欧冶子。
利器既鲜俦,逍遥托万里。
同志不同归,相思付兰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