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高望,凉风吹海初。
山川明已久,河汉没无馀。
远近涯寥夐,高低中太虚。
赋因王阁笔,思比谢游疏。
秋日登高望,凉风吹海初。
山川明已久,河汉没无馀。
远近涯寥夐,高低中太虚。
赋因王阁笔,思比谢游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登楼》。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登高望远时的寂寞和深远的思绪。
"秋日登高望,凉风吹海初。"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典型的秋天景象:诗人在秋日攀登高处,眼前是广阔无垠的大海,而此时正值凉风初起之际,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山川明已久,河汉没无馀。"
这里的“山川”指的是远处的山脉和流水,“明”意味着清晰可见,“河汉”则是对长江与银河(即天上的星河)的比喻,而“没无馀”则表达了这些自然景观在诗人心中的永恒和完整。
"远近涯寥夐,高低中太虚。"
这两句通过对远近、高低景象的描写,传递出一种空间感和深邃的意境。“涯”、“寥”、“夐”都是形容事物远近不一的字眼,而“太虚”则是一种哲学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皆为空无的本质。
"赋因王阁笔,思比谢游疏。"
诗人在这里提到王阁和谢灵运两人都是擅长登高望远之景象的诗人。通过“赋因”与“思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两位前贤诗人的景仰,同时也在用自己的笔墨续写这种美好的传统。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更通过借古人之口来表达个人对于文学传承和自我定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