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借山区,灵峰即二禺。
寻泉清嶂断,藉草白云俱。
岩树摇楼榭,窗烟冷狖鼯。
坐怜神物变,惆怅对江湖。
方丈借山区,灵峰即二禺。
寻泉清嶂断,藉草白云俱。
岩树摇楼榭,窗烟冷狖鼯。
坐怜神物变,惆怅对江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林景象。诗人黎求以细腻的笔触,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通过“方丈借山区,灵峰即二禺”的开篇,便已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随后,“寻泉清嶂断,藉草白云俱”两句,不仅展现了山中清泉与白云相映成趣的美景,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
接着,“岩树摇楼榭,窗烟冷狖鼯”描绘了山间岩石上的树木随风摇曳,仿佛楼阁在空中飘动,而远处的烟雾和野生动物的叫声,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幽静与神秘。最后,“坐怜神物变,惆怅对江湖”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的感慨与思考,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寒月破东北,贾生立西南。
西南立倚何,立倚青青杉。
近月有数星,星名未详谙。
但爱杉倚月,我倚杉为三。
月乃不上杉,上杉难相参。眙?子细视,睛瞳桂枝劖。
目常有热疾,久视无烦炎。
以手扪衣裳,零露已濡沾。
久立双足冻,时向股䏶淹。
立久病足折,兀然黐胶黏。
他人应已睡,转喜此景恬。
此景亦胡及,而我苦淫耽。
无异市井人,见金不知廉。
不知此夜中,几人同无厌。
待得上顶看,未拟归枕函。
强步望寝斋,步步情不堪。
步到竹丛西,东望如隔帘。
却坐竹丛外,清思刮幽潜。
量知爱月人,身愿化为蟾。
自是根机钝,非关夏腊深。
秋来江上寺,夜坐岭南心。
井凿山含月,风吹磬出林。
祖师携只履,去路杳难寻。
多病无因棹小舟,阖闾城下谒名侯。
水寒不见双鱼信,风便唯闻五裤讴。
早说用兵长暗合,近传观稼亦闲游。
须知谢奕依前醉,閒阻清谈又一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