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揖耕夫问牧龙,苍峰东指塔重重。
邮亭岁远无门榜,破屋墙边四五松。
长揖耕夫问牧龙,苍峰东指塔重重。
邮亭岁远无门榜,破屋墙边四五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乡村景象。首句“长揖耕夫问牧龙”,以“长揖”这一古代礼节性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农夫的尊重与礼貌,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农夫之间的对话,引出下文对牧龙亭的描述。接着,“苍峰东指塔重重”,通过“苍峰”和“塔重重”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引导读者的目光穿越山峦,直抵远处的塔群,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邮亭岁远无门榜,破屋墙边四五松。”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牧龙亭周围的环境。邮亭作为古代传递信息的场所,如今却显得年久失修,没有门榜,显示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破旧的屋舍与四周挺立的四五棵松树形成对比,松树的坚韧与生命力在荒凉的背景中显得尤为突出,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乡村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感悟,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乡村风景画,也蕴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对过去与未来的遐想。
炎方雨忽霁,夕阁凉如秋。
星杂檐萤落,河连枝鹊流。
榕阴滴衣桁,荔色炯帘钩。
月拥玉壶上,天偕珠浦浮。
轻飙动白苧,密筱鸣苍鸠。
拭簟冰初合,提纨雪未收。
不寐怜光景,长吟步斗牛。
山烟微入幔,海气积为楼。
病当三伏起,老作九真游。
江汉渺何许,关山怅悠悠。
泊舟阊门道,汀渚生夕曛。
严程指明发,展侧及宵分。
鸡鸣舟人语,柔橹声相闻。
浩渺烟波间,鸥鹭自成群。
轻霞冠初景,远巘敛馀氛。
日出照蟾蜍,髣髴若纤云。
停桡止宓妃,击鼓下湘君。
情境自怡适,宁知行役勤。
鸡鸣庭树晓,漏断晨星疏。
浓霜白于玉,皎皎涂阶除。
揽我征衣裳,出门复驱车。
数里始辨色,井屋炊烟初。
日气结朝霞,绛色横扶馀。
已欣远怀旷,复欢尘眼舒。
马嘶驿楼近,晨风吹白榆。
计程尚千里,岁晏归吾庐。
山行日有程,中路速修轸。
牛羊夕下来,岭日忽以尽。石滑露华零,木号风力?。
野烧渐已微,疏星忽而隐。
倦翮怯途遥,迷方怜步窘。
仆御惨不欢,劳生况多疢。
抚时百虑煎,于役良足悯。
惜哉绂冕牵,久负沮溺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