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高揖谈王道,今理残编愧旧封。
世事白云终莫定,故人青鬓岂重逢。
閒垂书幌穿斜日,坐听樵歌对晚峰。
却笑儒冠空结束,此身已向远游慵。
少年高揖谈王道,今理残编愧旧封。
世事白云终莫定,故人青鬓岂重逢。
閒垂书幌穿斜日,坐听樵歌对晚峰。
却笑儒冠空结束,此身已向远游慵。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中年文士在阅读京城旧稿时的感慨与自省。首联“少年高揖谈王道,今理残编愧旧封”对比鲜明,少年时意气风发,谈论治国之道,如今却只能翻阅残破的书籍,内心充满愧疚。颔联“世事白云终莫定,故人青鬓岂重逢”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事易散的感慨,白云象征着变幻莫测的世界,青鬓则代表了曾经的友谊,如今或许难以再遇。颈联“闲垂书幌穿斜日,坐听樵歌对晚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人独自一人,透过书幌看到斜阳穿过,听着山间樵夫的歌声,面对着远处的山峰,内心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尾联“却笑儒冠空结束,此身已向远游慵”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追求功名利禄的反思,现在看来,那些外在的成就和束缚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他更倾向于一种远离尘嚣、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麟经家学保青毡,文采风流艺且贤。
池草西堂生梦里,官梅东阁到吟边。
会稽望去无多路,朋旧别来今几年。
见说兰亭只如昔,胜游须在莫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