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天宇初,便复有此山。
清晨及兹游,遐想百代前。
来者几何人,当时各为欢。
淑质扬妙舞,哀丝递清弹。
乐事坐如昨,芳岁已屡殚。
向来所游人,落叶不复还。
迥然散远目,感之为长叹。
竹林遥旧所,鹊巢岂昔眠。
念谁常久存,而不任所缘。
破涕聊一怡,山川却萋妍。
未知后世事,谁复当来旋。
渺渺天宇初,便复有此山。
清晨及兹游,遐想百代前。
来者几何人,当时各为欢。
淑质扬妙舞,哀丝递清弹。
乐事坐如昨,芳岁已屡殚。
向来所游人,落叶不复还。
迥然散远目,感之为长叹。
竹林遥旧所,鹊巢岂昔眠。
念谁常久存,而不任所缘。
破涕聊一怡,山川却萋妍。
未知后世事,谁复当来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海云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变迁与自然永恒的深刻思考。
首句“渺渺天宇初,便复有此山”以辽阔的天空起笔,引出山的存在,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清晨及兹游,遐想百代前”表达了诗人清晨登山时的遐想,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遥远的过去。
“来者几何人,当时各为欢”通过对比古今,感叹时光流逝,人们来来往往,但欢乐却难以永恒。接下来的“淑质扬妙舞,哀丝递清弹”描绘了古代女子的舞蹈和音乐,展现了艺术的美好与情感的深邃。
“乐事坐如昨,芳岁已屡殚”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岁月流逝的无奈。随后,“向来所游人,落叶不复还”则通过比喻,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迥然散远目,感之为长叹”是诗人面对广阔天地的感慨,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最后,“竹林遥旧所,鹊巢岂昔眠”通过竹林与鹊巢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主题。
“念谁常久存,而不任所缘”表达了对永恒不变事物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无奈。结尾“破涕聊一怡,山川却萋妍”则是诗人试图从自然中寻找慰藉,尽管心中仍有忧伤,但山川之美依然令人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艺术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哲学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