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珊轻梦纱窗畔。子规声、唤醒看花眼。
几许春阴,护湘屏、一枝红婉。
端相久,待懒怎生得懒。吟肠都为东风软。
对明妆、不隔锦江远。花也怜人,怨迟眠、烛容先倦。
耐残寒,消受芳斟夜半。
阑珊轻梦纱窗畔。子规声、唤醒看花眼。
几许春阴,护湘屏、一枝红婉。
端相久,待懒怎生得懒。吟肠都为东风软。
对明妆、不隔锦江远。花也怜人,怨迟眠、烛容先倦。
耐残寒,消受芳斟夜半。
这首《月上海棠·海棠花下作》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词人郑元昭所作,描绘了一幅月下海棠盛开、春意阑珊的画面。词中以纱窗边的轻梦被子规啼声唤醒开篇,借子规象征着春天的离别与思念。接着,词人细致描绘了窗外一枝红艳的海棠,表达了对花的欣赏和对春光的留恋。
"几许春阴,护湘屏、一枝红婉",通过春阴的呵护和湘妃屏风的映衬,突显了海棠的娇美。词人长久凝视,尽管心中想要慵懒,但美景却难以让他懈怠。"吟肠都为东风软",写出了词人沉浸在赏花的诗意之中,连思绪也为春风所软化。
"对明妆、不隔锦江远",海棠仿佛有着如画的容貌,让词人感觉它近在咫尺,如同隔着锦江的女子般美丽。接下来,词人感叹花儿也懂得怜惜人,因他的迟眠而显得憔悴,连蜡烛的光芒也显得疲惫。"耐残寒,消受芳斟夜半",词人独自在深夜品酒赏花,享受这份寂静中的美好,尽管夜寒,却也能感受到花香的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传达出词人对春光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词人的闲适与深情。
神州既陆沉,时命乃大谬。
南望建阳山,荒阡馀石兽。
生违鹿柴居,死欠狐邱首。
矢口为诗文,吐言每奇秀。
扬州九月中,煨芋试新酎。
猛志雷破山,剧谈河放溜。
否终当自倾,伫待名贤救。
落落我等存,一绳维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