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沈启南墨鹅》
《沈启南墨鹅》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点染鹅溪玉雪光,忽惊毛羽动寒塘。

君看十五年前笔,已有诗人说沈郎。

(0)
鉴赏

此诗《沈启南墨鹅》由明代著名文学家李东阳所作,通过对沈启南所绘之鹅的细腻描绘与生动刻画,展现了画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句“点染鹅溪玉雪光”,以“点染”二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鹅溪上那如玉似雪的光辉,既突出了鹅的洁白无瑕,又营造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氛围。鹅溪,此处应是指画面上的水纹或背景,通过“玉雪光”的形容,不仅表现了鹅的羽毛质地的细腻与光泽,也暗示了画家在创作时的精心与细致。

次句“忽惊毛羽动寒塘”,则进一步描绘了鹅在寒冷的池塘中活动的情景。一个“忽”字,生动地表现了画面的动态感,仿佛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鹅在水中轻轻摆动翅膀,缓缓游动的姿态。这里的“寒塘”不仅指出了环境的冷寂,也暗示了鹅的孤独与静谧之美。

后两句“君看十五年前笔,已有诗人说沈郎”,则是对沈启南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通过对比“十五年前”的作品与现在的作品,诗人指出,早在几年前,沈启南的画作就已经得到了诗人的赞赏,这不仅是对沈启南个人艺术成长的肯定,也是对其作品独特魅力的认可。这里巧妙地将艺术与文学相融合,强调了艺术作品超越时间的价值,以及艺术家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与进步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沈启南画作的细腻描绘和高度评价,不仅展现了其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与美的深刻理解与追求。通过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李东阳成功地传达了他对沈启南艺术成就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艺术创作精神的赞美。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送参议王君实之任燕南宪使

儒冠平步上青云,壮岁遭逢世罕闻。

三辅共迎新刺史,六书元数右将军。

滹沱雨后波无际,恒岳窗前草自薰。

日报平反怡寿母,庙堂虚席伫奇勋。

(0)

西内进讲即事·其一

牡丹苞栗药抽茧,曲槛飞香绿渐多。

宿雨初收西掖静,青琴共奏汉廷歌。

(0)

立秋日书事五首·其五

云薄天澄霁,风清昼益凉。

素商将奋振,繁卉畏凋伤。

梦入渔樵社,身惭鹓鹭行。

归装知有日,南国稻粱香。

(0)

是年五月扈从上京宫学纪事绝句二十首·其十九

天闲八骏络金羁,仙仗排空立赤墀。

中有日磾勤剪剔,昼开翠幔障炎曦。

(0)

朝元宫

双阁通明映太为,玉皇金殿邃朱扉。

照天万瓦琉璃动,跨水三桥螮蝀飞。

中土角蜗今日定,七真笙鹤几时归。

前朝教主多遗迹,难把兴亡问羽衣。

(0)

三华道中书所见·其一

秋雨才收雨没沙,升平渐复到田家。

村村晒白蚕犹茧,处处吹香稻正华。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