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言簿领尚沉迷,器业如公岂久稽。
不见自怜心若失,相从还记手同携。
飞黄正欲驰长坂,倦翼方欣返故栖。
出处不同空怅望,何时来过武陵溪。
休言簿领尚沉迷,器业如公岂久稽。
不见自怜心若失,相从还记手同携。
飞黄正欲驰长坂,倦翼方欣返故栖。
出处不同空怅望,何时来过武陵溪。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属于中唐以后词风格的影响,其结构紧凑,语言流畅,意境悠长。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慨。
"休言簿领尚沉迷,器业如公岂久稽。" 这两句诗开篇便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去事物的留恋。"簿领"指的是古代官员手中的笔记或印章,这里比喻为往日的职责和生活已经被遗忘,"器业如公岂久稽"则是在提醒自己不要过于沉迷于过去的荣耀,因为那些都将随时间消逝。
"不见自怜心若失,相从还记手同携。" 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感慨于与朋友共同度过的时光虽然已经不再,可是那种手牵手的温馨场景仍旧铭记在心。
"飞黄正欲驰长坂,倦翼方欣返故栖。"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象。"飞黄"指的是秋天的落叶,这里用以比喻时光易逝,"驰长坂"则是古代行军的一种方式,此处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匆匆。而"倦翼方欣返故栖"则是在表达一种对归宿的向往,像疲惫的鸟儿希望回到它们温暖的巢穴。
"出处不同空怅望,何时来过武陵溪。"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不确定感以及对某一地点的渴望。"出处不同"意味着彼此已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而"空怅望"则是在表达一种空寂无依的情愫。最后,"何时来过武陵溪"是诗人对于重逢旧地的期待和愿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怀旧之情,以及面对未来的迷茫与渴望。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