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溪列障化城中,曲水樽前布暖风。
花鸟一帘应有分,云山四合若为通。
径延修竹交加翠,波捲残霞潋滟红。
比似吾庐更高枕,朅来雄剑说空空。
环溪列障化城中,曲水樽前布暖风。
花鸟一帘应有分,云山四合若为通。
径延修竹交加翠,波捲残霞潋滟红。
比似吾庐更高枕,朅来雄剑说空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兴寺的景致与氛围。首联“环溪列障化城中,曲水樽前布暖风”以“环溪”、“列障”、“化城”、“曲水”、“樽前”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环境,暖风拂过,仿佛带给人温暖与舒适。颔联“花鸟一帘应有分,云山四合若为通”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的内心世界相融合,花鸟似乎在帘内共享着这份宁静,而四周的云山则构成了一种既封闭又神秘的空间感。
颈联“径延修竹交加翠,波捲残霞潋滟红”则转向对寺内景色的细致描绘,修竹与翠绿交织,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而波光粼粼的水面与晚霞的映照,则呈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生动活泼的画面。尾联“比似吾庐更高枕,朅来雄剑说空空”则以对比的手法,将元兴寺与自己的居所进行比较,表达了对寺中清幽环境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同时也暗示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元兴寺景致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然物外境界的向往。
平生爱奇石,如见古君子。
一卷窗牖间,时复为隐几。
兹行池阳路,终日乱山里。
道傍石丛生,牛羊乱虎兕。
中有篆籀文,鼎彝间罍洗。
纵横更簨虡,埋没见追蠡。
嗟予心好之,愧恨无能徙。
着手为摩挲,却立复睥睨。
有似南阳公,可就不可致。
是宜米元章,一见辄下拜。
徜可从予招,安车更加礼。
刘郎老矣,倦入繁华地。
触目愈伤情,念陈迹、人非物是。
共谁携手,落日步江村,临远水,对遥山,闲看烟云起。
买牛卖剑,便作儿孙计。
朋旧自荣华,也怜我、无名无利。
箪瓢锺鼎,等是百年身,空妄作,枉迂回,贪爱从今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