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筠清人心,愈少愈可爱。
风骚静中得,一室处以泰。
北轩隐吟几,复与此君对。
泯默追古意,萧森散秋籁。
淡薄世鲜味,俛仰谁与会。
七贤非吾徒,心犹有名在。
翠筠清人心,愈少愈可爱。
风骚静中得,一室处以泰。
北轩隐吟几,复与此君对。
泯默追古意,萧森散秋籁。
淡薄世鲜味,俛仰谁与会。
七贤非吾徒,心犹有名在。
此诗描绘了一幅竹轩静谧雅致的画面,诗人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翠筠清人心,愈少愈可爱”以翠绿的竹子象征着清新脱俗的自然之美,它能净化心灵,越是简单纯粹的事物越能触动人心。接着“风骚静中得,一室处以泰”进一步阐述了在宁静的环境中,心灵得以平静,即使是一室之内也能感受到宇宙的和谐与安宁。
“北轩隐吟几,复与此君对”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具体的场景,诗人坐在北轩之中,与竹子相对而坐,仿佛在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这里的“此君”是对竹子的尊称,寓意竹子是诗人精神上的伴侣。
“泯默追古意,萧森散秋籁”描述了诗人沉浸在竹林之中,感受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同时被周围秋日的萧瑟声所包围,这种体验让人心灵得到了升华。
“淡薄世鲜味,俛仰谁与会”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认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亲近,而非外界的物质追求。最后,“七贤非吾徒,心犹有名在”则以古代七贤为引,表明虽然自己并非他们的弟子,但内心仍怀有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竹子这一自然元素,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自然之美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和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