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阔远相望,回舟一笑妨。
孤城深雪闭,寒雁暮情长。
世乱羞刀笔,人高想钓璜。
可怜双铁砚,静倚一绳床。
契阔远相望,回舟一笑妨。
孤城深雪闭,寒雁暮情长。
世乱羞刀笔,人高想钓璜。
可怜双铁砚,静倚一绳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雪中经过丹阳,未能停泊,心中怀有对葛苍公的怀念。首句“契阔远相望”,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相隔遥远,但心系彼此的情谊。接着“回舟一笑妨”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因未能与友人相聚而产生的微妙情感,既有遗憾,又不乏乐观。接下来的“孤城深雪闭,寒雁暮情长”两句,通过描绘雪中的孤城和南飞的大雁,营造出一种凄清而深远的意境,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世乱羞刀笔,人高想钓璜”则反映了诗人对时局动荡的忧虑,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这两句中的“刀笔”指代官场文书工作,暗示诗人对于身处乱世,不得不卷入世俗事务感到羞愧;“钓璜”则是古代传说中贤士隐居垂钓的象征,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最后,“可怜双铁砚,静倚一绳床”以物喻人,将“双铁砚”比作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在分别之时,这份情谊也如同铁砚一般坚固不移;“静倚一绳床”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静坐于简陋的绳床上的情景,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也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形势地。
岳阳事见图记。
因山峭拔耸孤城,画楼涌起。
楚吴巨泽坼东南,惊涛浮动空际。
半天楼栏翠倚。
记人凤舸难紧。
空馀细草没章华,但存故垒。
二妃祠宇隔黄陵,精魂遥接云水。
蟹鱼橘柚渐上市。
是当年屈宋乡里。
别有老仙高世。
袖青蛇屡入。
都无人对。
唯有枯松城南里。
夭桃弄粉,繁杏透香,依然旧日颜色。
奈彼妒花风雨,边阴过寒食。
金钗试寻妙客。
正昼永、院深人寂。
善歌更解舞,传闻触处声藉。
当日后游时,屡向平康,吟咏共题壁。
自后纵经回曲,难寻阿姨宅。
芳华苑,罗绮陌。
怎断得、怪踪狂迹。
惯来往,柳外花间,莺燕都识。
浓绿丛中,露半坼芳苞,自然奇绝。
水亭风槛,正是蕤宾之月。
固知道、春色无多,但绛英数点,照眼先发。
为君的皪,尽是重心千叶。
红巾又成半蹙。
试寻双寄意,向丽人低说。
但将一枝,插著翠环丝发。
映秋波、艳云近睫。
知厚意、深情更切。
赏玩未已,看叶下、珍味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