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三首·其二》
《即事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家世相传逢掖衣,如今结果亦随时。

二三子遂舍瑟作,七十翁方扶杖嬉。

野老忧晴妨宝穑,社人怕雨湿灵旗。

遥知铃阁无歌管,一点青灯照董帷。

(0)
注释
逢掖衣:古代学士的服装。
结果:指农作物的收获。
遂:于是,就。
舍瑟:放下琴瑟,表示学习或休息。
杖嬉:手拄拐杖嬉戏。
宝穑:珍贵的庄稼。
灵旗:祭祀时使用的象征神灵的旗帜。
铃阁:古代官署的名称。
歌管:音乐歌舞。
董帷:董仲舒的帷帐,代指读书人的居所。
翻译
家族世代传承逢掖衣的传统,如今丰收也随季节而定。
年轻的学子们放下琴瑟,年迈的老翁则手拄拐杖欢笑游玩。
农夫担忧晴天会影响珍贵的庄稼,祭祀的人害怕下雨会打湿神灵的旗帜。
想象远方的官署没有音乐歌舞,只有一盏青灯照亮董仲舒的帷帐。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比年轻时与老年的不同境遇,以及农民对于天气变化的担忧,展现了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主题。

"家世相传逢掖衣,如今结果亦随时。" 这两句表达了家族传承的衣物如今已经穿在身上,而且果实成熟也是顺其自然的。这不仅是对待物的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接受。

"二三子遂舍瑟作,七十翁方扶杖嬉。" 这两句描绘了年轻时不愿意工作,只想玩耍,而到了七十岁才开始依靠拐杖悠然自得的情景。这是对人生阶段的刻画,也隐含了年轻时的无知与老年后的释然。

"野老忧晴妨宝穑,社人怕雨湿灵旗。" 这两句则表现了农民对于天气变化的担心,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信仰。这反映了农业社会对自然环境依赖性强的特点。

"遥知铃阁无歌管,一点青灯照董帷。"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诗人似乎已经不再为世间的喧嚣所动,而是选择了内心的平静。这也许是对前文中种种烦恼的一种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日常琐事,达观天下的诗意境界。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送棋待诏朴球归新罗

海东谁敌手,归去道应孤。

阙下传新势,船中覆旧图。

穷荒回日月,积水载寰区。

故国多年别,桑田复在无。

(0)

送龙门令刘沧

去宰龙门县,应思变化年。

还将鲁儒政,又与晋人传。

峭壁开中古,长河落半天。

几乡因劝勉,耕稼满云烟。

(0)

听琴

清月转瑶轸,弄中湘水寒。

能令坐来客,不语自相看。

静恐鬼神出,急疑风雨残。

几时归岭峤,更过洞庭弹。

(0)

看看舞罢轻云去,应赴襄王梦里期。

(0)

贬乐城尉日作

窜谪边穷海,川原近恶溪。

有时闻虎啸,无夜不猿啼。

地暖花长发,岩高日易低。

故乡可忆处,遥指斗牛西。

(0)

永嘉百咏.郭公山

昔贤登步立神州,气象千年始一浮。

南望群州如列宿,北观江水似龙虬。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