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庵塔有双桐作此寄因侄》
《云庵塔有双桐作此寄因侄》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十年不扫先师塔,闻有双桐护石根。

多宝佛应分半座,主林神对现前身。

诗成坐对南州祖,写寄山中玉涧因。

他日就阴当缚屋,岁时香火愿为邻。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云庵塔有双桐作此寄因侄》。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于云庵塔内双桐的深情赞美与寄托之情。

首句“十年不扫先师塔”,以时间的跨度强调了诗人对先师塔的敬仰与怀念,十年未动,可见其庄重与肃穆。接着“闻有双桐护石根”一句,引入了自然界的元素,双桐守护着塔下的石根,赋予了塔以生命力和生机,象征着传承与庇护。

“多宝佛应分半座,主林神对现前身”两句,运用了佛教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信仰的虔诚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塔内的神圣与庄严。多宝佛与主林神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神秘色彩,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成坐对南州祖,写寄山中玉涧因”则展现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与情感表达,他坐在塔前,面对着南州的祖师,将心中的情感化为文字,寄给山中的玉涧,传递着对先师的敬仰与对后辈的关怀。

最后,“他日就阴当缚屋,岁时香火愿为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愿景,期待在塔荫下建造居所,每年都能前来祭拜,与塔成为邻居,以此来表达对先师的永恒纪念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与信仰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人文情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一剪梅.记别

相隔天涯已半秋。鱼书频投,雁书频投。

一朝相见喜盈眸。细诉僝僽。再诉离愁。

肴酒盈卮且唱酬。花上鱼钩,月上帘钩。

无端重别恨悠悠。风亦难留。雨亦难留。

(0)

浪淘沙.思亲

孺慕思悠悠。珠泪长流。无言日日倚西楼。

杜宇数声春已去,一霎成秋。午后雨初收。

黄菊开稠。思量欲待解些忧。

忽见半钩眉月上,句起新愁。

(0)

乙卯除夕

一笑真成幻,尧天入禹天。

继承无旧历,疑似又新年。

但觉儿童长,终知身世悬。

春王谁秉笔,凄绝纪元编。

(0)

读散原鬼趣诗

夜读散原诗,矮屋环冬青。

叙乱托鬼语,叱诧来精灵。

我无寂灭想,阅世终冥冥。

万古一髑髅,黯者先逃刑。

合眼梦唐虞,糟粕遗六经。

齐民岂有术,魑魅能潜形。

竹梢寒月来,灯影如孤萤。

穷巷与世隔,人鬼无畦町。

微吟坐达旦,一鸟窥檐听。

(0)

壬子元旦·其二

念念皆成劫,生生各有因。

一年更始日,双鬓暂时人。

猿鹤哀同调,沧桑幻早春。

风轮弹指转,何处觅酸辛。

(0)

甲辰六月十六日登天童山访寄禅长老不遇留赠二首·其二

人世至今无可说,相逢端合话来生。

交空四海公垂老,愁入深山雨易成。

料得归来应有泪,不因禅定便无情。

华严法界人能到,容我蹉跎听梵声。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