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中秋》
《水调歌头.中秋》全文
宋 / 米芾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樽中醽醁,倍觉不胜幽。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

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0)
鉴赏

这首诗是米芾在宋代创作的《水调歌头·中秋》,它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对过往悲愁的回味。首句“砧声送风急”用砧声比喻秋风的急促,蟋蟀鸣叫则暗示了时序更迭和生命的短暂。诗人并不像宋玉那样解读悲愁,而是选择在景中寻找自我情感的寄托。

“收拾凄凉兴况”表明诗人对秋天萧瑟气氛的体会,通过饮酒来分散这份凄凉之情。然而,这种解脱显然是暂时的,因为诗中接下来的“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显示了诗人虽然不愿沉浸在过往之苦,但内心深处依旧无法摆脱。

“明月挂南楼”这一句,直接描绘出一个美丽的夜晚场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情感世界。随后,“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则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月光下的心境,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愁绪和对音乐的迷醉。

“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中的“ 借我此地倒金瓯”,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借助酒精来暂时忘却忧虑,也可视作他在这美好夜晚中对自我的慰藉。接下来的“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则展现了诗人对于眼前景色的珍惜和喜悦。

最后,“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这几句诗不仅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也表达了诗人在面对无常世事时的一种解脱和超越。通过饮酒入睡,诗人似乎找到了暂时逃离现实烦恼的方式,而“欹枕卧江流”更增添了一份任自然之美。

作者介绍
米芾

米芾
朝代:宋   籍贯:被服效唐   生辰:1051-1107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
猜你喜欢

塔院寺

名蓝薄暮挹新晴,云搆天开象外清。

月色半空浮塔影,松涛满谷带钟声。

千年功德扬先后,万圣庄严佑我明。

瞻礼不禁心地肃,欲从檀越悟三生。

(0)

同王天初明府刘逊庵作圣茂才张肖筑太学饮王永泰山亭次壁间谢畹溪王华野二先生韵·其二

访胜重来问旧途,相?醉眼欲模糊。

云归林壑全飞动,雨过烟村半有无。

席地壶觞花作幕,跨山台榭石为衢。

主人爱我饶幽况,指点溪前许结庐。

(0)

山居四时词·其一

楼外桃飘红雨,阶前苔绣青毡。

燕影差池似剪,莺声睍睆如弦。

(0)

元夕冰灯

灯烛荧荧照夜阑,分明影里见琅玕。

双双罗袜凌波湿,朵朵金莲出水寒。

新制恍疑来贝阙,高悬只合在瑶坛。

为言火树休相逼,只恐清辉一夕残。

(0)

赠佘宗汉明府·其一

青鬓郎官早息机,抛将墨绶变荷衣。

一裘已傍壶山隐,双舄宁从帝里飞。

饮似公荣常得醉,游同禽庆久忘归。

年来门巷清如水,惟有寒鸥伴钓矶。

(0)

岁暮戏题诗稿后

本以牢骚著,多因幽愤成。

雌黄招众口,青紫误今生。

落落无穷意,遥遥不朽名。

万言难卒岁,掩卷独伤情。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