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途中见雁有感》
《采桑子.途中见雁有感》全文
清 / 张槎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年年怕见南飞雁,风雨迷离。风雨迷离。

直到衡阳始得回。我今又向衡阳去,泪满征衣。

泪满征衣。未必明年共尔归。

(0)
鉴赏

这首《采桑子·途中见雁有感》由清代诗人张槎所作,通过描绘对南飞雁的感怀,表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与命运的无奈。

“年年怕见南飞雁”,开篇即以“怕见”二字,点明了诗人对南飞雁的复杂情感。每年雁群南迁,对于诗人而言,既是自然现象的见证,也是触动内心深处思乡情绪的触发点。雁群的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让诗人不禁感慨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风雨迷离”一句,不仅描绘了雁群飞行途中的艰难环境,也暗喻了人生旅途中的种种困苦与不确定性。“直到衡阳始得回”,雁群最终会回到衡阳,而诗人却只能在途中遥望,表达了对故乡不可触及的向往与遗憾。

下片“我今又向衡阳去”,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行动,似乎在追随雁群的脚步,前往那个遥远的故乡。然而,“泪满征衣”则揭示了这一旅程的沉重与痛苦,泪水不仅是因为离家的不舍,更是对命运无常、未来不确定性的哀叹。

最后,“未必明年共尔归”,诗人以一种悲观的态度,预示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即使有心归家,也不一定能够如愿以偿。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命运的无力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命运的无奈接受,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张槎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南溪始泛三首

榜舟南山下,上上不得返。
幽事随去多,孰能量近远。
阴沈过连树,藏昂抵横坂。
石粗肆磨砺,波恶厌牵挽。
或倚偏岸渔,竟就平洲饭。
点点暮雨飘,梢梢新月偃。
余年懔无几,休日怆已晚。
自是病使然,非由取高蹇。
南溪亦清驶,而无楫与舟。
山农惊见之,随我劝不休。
不惟儿童辈,或有杖白头。
馈我笼中瓜,劝我此淹留。
我云以病归,此已颇自由。
幸有用余俸,置居在西畴。
囷仓米谷满,未有旦夕忧。
上去无得得,下来亦悠悠。
但恐烦里闾,时有缓急投。
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
足弱不能步,自宜收朝迹。
羸形可舆致,佳观安事掷。
即此南坂下,久闻有水石。
拖舟入其间,溪流正清激。
随波吾未能,峻濑乍可刺。
鹭起若导吾,前飞数十尺。
亭亭柳带沙,团团松冠壁。
归时还尽夜,谁谓非事役。

(0)

题木居士二首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余。
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0)

闲游二首

雨后来更好,绕池遍青青。
柳花闲度竹,菱叶故穿萍。
独坐殊未厌,孤斟讵能醒。
持竿至日暮,幽咏欲谁听。
兹游苦不数,再到遂经旬。
萍盖污池净,藤笼老树新。
林乌鸣讶客,岸竹长遮邻。
子云只自守,奚事九衢尘。

(0)

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

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
川原共澄映,云日还浮飘。
上宰严祀事,清途振华镳。
圆丘峻且坦,前对南山标。
村树黄复绿,中田稼何饶。
顾瞻想岩谷,兴叹倦尘嚣。
惟彼颠瞑者,去公岂不辽。
为仁朝自治,用静兵以销。
勿惮吐捉勤,可歌风雨调。
圣贤相遇少,功德今宣昭。

(0)

游城南十六首·题韦氏庄

昔者谁能比,今来事不同。
寂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风。
架倒藤全落,篱崩竹半空。
宁须惆怅立,翻覆本无穷。

(0)

琴曲歌辞·将归操

秋之水兮其色幽幽,我将济兮不得其由。
涉其浅兮石啮我足,乘其深兮龙入我舟。
我济而悔兮将安归尤。
归乎归乎,无与石斗兮无应龙求。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