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山势去委蛇,林木东头见荻陂。
疏竹依岩秋迸笋,病桑经火雨生枝。
草侵药种多难辨,土拨松苗欲自移。
照眼谁家几枝橘,出篱丹实正离离。
迢迢山势去委蛇,林木东头见荻陂。
疏竹依岩秋迸笋,病桑经火雨生枝。
草侵药种多难辨,土拨松苗欲自移。
照眼谁家几枝橘,出篱丹实正离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村景象。首句“迢迢山势去委蛇”,以“迢迢”形容连绵不绝的山势,宛如蜿蜒的巨蟒,展现了大自然的威力与壮观。紧接着,“林木东头见荻陂”则描写了树林尽头处露出一片水生植物荻的平原,展示了一种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
第三句“疏竹依岩秋迸笋”,通过疏落的竹子紧贴着岩石,秋天新发的竹笋来表现出一种生命力与坚韧不拔的情景。第四句“病桑经火雨生枝”则写了一种经过火烧和雨水洗礼后,依旧能够萌发出新枝的桑树,蕴含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草侵药种多难辨”,表达了野草杂生,使得原本应该清晰可辨的药材变得难以区分;“土拨松苗欲自移”则描绘了一幅土壤被松树幼苗所推动,似乎要自己移动的情形,显示出自然界中生长与挣扎的过程。
最后两句,“照眼谁家几枝橘,出篱丹实正离离”,诗人通过对某户人家窗前几枝橙子的描写,以及橙子成熟时色泽鲜艳、饱满而美好的景象,表达了对平凡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赞赏与留恋。全诗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秋天自然界的丰富情感和生命力,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山村景象。
黄云冻凝不成叶,十载江南无此雪。
朱帘十二晓开齐,正值千山鸟飞绝。
墙腰檐角危欲堕,竹顶松梢重将折。
偏来舞殿斗轻盈,忽上金钗易消灭。
谁家沉火吹笙坐,着处银瓶呵手掣。
脂凝香靥罢晨妆,脸晕微涡散春缬。
带雨欲拈仍作片,因风误触俄成屑。
渔蓑向晚画难工,歌楼未晓光盈瞥。
怪事休惊越犬吠,丰年每信吴侬说。
欲和东坡白战诗,冰满霜毫砚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