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宾友伴萧萧,客气无根已尽凋。
疏影照人骚梦冷,清香彻骨醉痕销。
话逢理到春生坐,饮为心知月满瓢。
更祝天公多雨麦,时携乐酒酹芳条。
岁寒宾友伴萧萧,客气无根已尽凋。
疏影照人骚梦冷,清香彻骨醉痕销。
话逢理到春生坐,饮为心知月满瓢。
更祝天公多雨麦,时携乐酒酹芳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次韵苏和甫雨后观梅》。诗中,诗人以岁末冬寒时节梅花为背景,描绘了朋友间相伴赏梅的情景。"岁寒宾友伴萧萧",形象地写出在寒冷季节里,朋友们聚在一起,梅树下声息萧然,增添了清冷的氛围。
"客气无根已尽凋",这里的“客气”暗指梅花的傲骨,即使在严寒中也不失其精神,象征着诗人对梅花坚韧品格的赞美。"疏影照人骚梦冷,清香彻骨醉痕销",进一步描绘了梅树的疏影和清幽香气,触动了诗人的情感,使他的思绪如梦般冷寂,醉人的香气也消解了他的忧愁。
"话逢理到春生坐,饮为心知月满瓢",通过交谈与饮酒,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正在萌动,如同月光洒满酒瓢,寓意着希望与欢乐。最后两句"更祝天公多雨麦,时携乐酒酹芳条",诗人祈愿雨水充足,丰收在望,同时借酒表达对梅花的敬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梅为载体,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宋代士人的雅致情怀。
畿辅昨荐饥,赈贷屡熟筹。
赈则既与民,贷应逢稔酬。
皇天慈万民,去岁幸有秋。
即廑偿无力,缓许登来牟。
而何秋出蝗,亟命勤捕搜。
虽称不为灾,蹂躏宁免不。
新正当布恩,此正所宜赒。
一十三州县,皆曾螟螣投。
旧贷及新供,概令迟呼求。
庶几事春耕,闾阎馀力留。
一以愧幕调,一以怀井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