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仙》
《水仙》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净色只应撩处士,国香今不落民家。

江城望断春消息,故遣诗人咏此花。

(0)
鉴赏

这首诗《水仙》由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通过对水仙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净色与国香,以及在江城春日中的象征意义。

“净色只应撩处士”,诗句开篇便以“处士”这一隐逸之士的形象,暗示了水仙花的高洁与脱俗。这里的“净色”不仅指水仙花本身的纯净色泽,更寓意着其超凡脱俗的气质,能够吸引那些追求精神高雅、远离尘嚣的隐逸之士。水仙花以其独特的魅力,触动了这些心灵深处的渴望,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的一抹亮色。

“国香今不落民家”,则进一步强调了水仙花的香气之浓郁与普遍性。这里的“国香”不仅指水仙花的香气为国家之香,更蕴含着它作为国花的尊贵地位。而“不落民家”则表明这种香气并非仅限于宫廷或贵族之家,而是遍及民间,成为普罗大众都能感受到的美好。这不仅体现了水仙花的广泛受欢迎程度,也寓意着它所代表的美好与高洁,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

“江城望断春消息,故遣诗人咏此花”,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了江城的春日景象。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诗人通过观察江城的春消息,感受到了水仙花的存在,并因此激发了创作的灵感,吟咏出这首赞美水仙的诗篇。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水仙花的喜爱之情,也反映了自然界中美好事物对于人类情感的激发作用。水仙花以其独特的美,不仅装饰了自然界的春天,也成为了诗人笔下抒发情感、表达对美好事物向往的重要载体。

综上所述,《水仙》一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寓意,不仅展现了水仙花的自然之美,更将其与人的精神世界相连接,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其十

玉颜高并向阶除,静笑寒藤学草书。

未信东君无职事,不惭西子是邻居。

曾教王母藏青鸟,拟问嫦娥借玉梳。

尊得花王威势重,也应知慕蔺相如。

(0)

游真州东园惜其将废运使兵部子正近止因寄小诗·其一

欢声忽自满江淮,知是公车匪日来。

霖雨会当苏岁旱,薰风正欲长民财。

(0)

熙宁丁巳蜡祭致斋玉津东园雪中与监礼莘老学士同游西园·其五

艺祖不嫌宫室卑,神孙今不剪茅茨。

太平风俗终还厚,长似唐虞夏禹时。

(0)

以寒来送菊本都官复示诗见督次韵谢之

祇因霜雪妒萌芽,不意新诗谯惜花。

芳本无心恋贫窭,迎风争入相公家。

(0)

得侗书称孟春渐暄因作一偈付愚儿侗

想见匆匆眉发新,遥知祇是旧时人。

不堪侮弄彭公老,二月犹呼作孟春。

(0)

湖湘路中见梅花寄子开·其一

追诵寒梅佳句新,东郊平昔与迎春。

今时独赋云岩路,目断蓬莱高阁人。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