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杨谕德墨竹》
《题杨谕德墨竹》全文
明 / 胡俨   形式: 古风

王郎泼墨写错刀,满堂阴森风雨号。

坐中宾客皆叹息,一叶一叶秋萧骚。

恍如舟泊潇湘浦,湘娥泣血苍蛟舞。

锦瑟无声暮色寒,翠旌缥缈云漫漫。

酒醒推篷月初上,烟消湘水平如掌。

此君隔江呼不来,至今令人劳梦想。

先生清白世相传,苦节由来金石坚。

世上繁华俱不爱,独与此君同岁年。

(0)
鉴赏

这首诗《题杨谕德墨竹》是明代诗人胡俨所作,通过描绘一幅墨竹图,展现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与向往。

开篇“王郎泼墨写错刀”,以夸张的手法形容画师杨谕德挥毫泼墨,生动地描绘出竹子的形态。接着“满堂阴森风雨号”一句,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竹林中的氛围,仿佛风雨交加,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神秘的意境。

“坐中宾客皆叹息,一叶一叶秋萧骚”则通过旁观者的反应,侧面烘托出竹子的高洁形象,即使在秋天的萧瑟中,也依然挺立不倒,引人深思。

“恍如舟泊潇湘浦,湘娥泣血苍蛟舞”将画面进一步扩展,联想到湘江边的传说故事,借以表达竹子的坚韧与美丽,如同湘水之神的哀伤与舞蹈,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锦瑟无声暮色寒,翠旌缥缈云漫漫”两句,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以锦瑟的静默和暮色的寒冷,以及飘渺的翠旌和云雾,描绘出竹子在夜晚的孤独与宁静之美。

“酒醒推篷月初上,烟消湘水平如掌”则是对竹林夜景的细腻描绘,月光洒落,烟雾散去,湘江水面平静如镜,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此君隔江呼不来,至今令人劳梦想”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精神的向往,即使隔着江水也无法唤回,这种情感至今仍在心中激荡。

“先生清白世相传,苦节由来金石坚”是对竹子品质的赞颂,同时也暗含了对诗人自身品格的期许。

“世上繁华俱不爱,独与此君同岁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宁愿与竹子这样的自然之物共度岁月,追求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墨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胡俨

胡俨
朝代:明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湖上晚眺呈惠上人

湖上烟景好,鸟飞云自还。

幸因居止近,日觉性情闲。

独酌乍临水,清机常见山。

此时何所忆,净侣话玄关。

(0)

喜雨

暗去也没雨,明来也没云。

日头赫赤出,地上绿氤氲。

(0)

赠道者

自识来清瘦,寻常语论真。

药成休伏火,符验不传人。

独有年过鹤,曾无病到身。

潜教问弟子,居处与谁邻。

(0)

梦谢亭

梦后何人见,孤亭似旧时。

褰开诚得地,冥感竟因诗。

不往过应少,悲来下独迟。

顾惭非谢客,灵贶杳难追。

(0)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其六

苍翠经宵在,园庐景自深。

风凄欲去燕,月思向来砧。

碧石当莎径,寒烟冒竹林。

杯瓢闲寄咏,清绝是知音。

(0)

过苏州晓上人院

夏满律当清,无中景自生。

移松不避远,取石亦亲行。

经案离时少,绳床著处平。

若将林下比,应只欠泉声。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