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春稍晚,四望满春晖。
杨叶行将暗,桃花落未稀。
窥檐燕争人,穿林鸟乱飞。
唯当关塞者,溽露方沾衣。
洛阳春稍晚,四望满春晖。
杨叶行将暗,桃花落未稀。
窥檐燕争人,穿林鸟乱飞。
唯当关塞者,溽露方沾衣。
这首《晚春诗》描绘了洛阳晚春时节的景象,细腻地展现了季节更替中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生机勃勃。
首句“洛阳春稍晚”,点明地点和时间,暗示洛阳的春天来得稍晚一些,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基调。接着,“四望满春晖”一句,以广阔的视角展现了满眼皆是春光的景象,春日的光辉洒满大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杨叶行将暗,桃花落未稀”两句,通过对比杨树叶子逐渐浓密而桃花仍在飘落的状态,生动地表现了春天向夏天过渡的自然规律。杨叶的“暗”字,既指颜色渐深,也暗含了生长茂盛之意;桃花的“落未稀”,则展现了春末花事虽已接近尾声,但仍不乏余韵。
“窥檐燕争人,穿林鸟乱飞”描绘了春天特有的动态景象。燕子在屋檐下穿梭,似乎在争夺筑巢的空间,而林间的鸟儿则自由飞翔,一片热闹景象。这两句通过动物的行为,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唯当关塞者,溽露方沾衣”一句,将视线转向了边关之地,这里的人们还在经历着潮湿的露水,与前文的春光明媚形成对比,暗示了不同地域间季节变化的差异,同时也表达了对边关将士的关怀之情。
整体而言,《晚春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洛阳晚春的独特风貌,以及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美妙与复杂,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武昌江头人送别,杨柳秋来不堪折。
汉阳门外望南楼,昨日不知今日愁。
英雄握手新相识,人情正好成南北。
酒阑人散最关情,一雁西飞楚天碧。
采芝商山秦四皓,象戏橘中为四老。
我疑此画即其人,有时以酒陶天真。
丹青不知谁好手,作此饮态妙入神。
摩挲半世江湖眼,古锦轴中舒复卷。
细将物色辨人物,乃是晋时刘毕与陶阮。
一琴无弦横膝上,一琴团团明月样。
一人持杓坐瓮边,一人手携文一编,是中必写酒德篇。
诸君伤时强自遣,曲生风味况不浅。
五胡妖气蔽神州,誓江不救中原乱。
新亭举目愁山河,万事何如一樽满。
一杯一杯醉复醉,天地陶陶尽和气。
道术相忘礼法疏,形骸懒散无机事。
此画流传知几载,生绡剥落精神在。
何人为我更作杜陵饮中八仙歌,将与冰壶主人为此对。
《赵尊道郎中出示唐画四老饮图滕贤良有诗亦使野人著句》【宋·戴复古】采芝商山秦四皓,象戏橘中为四老。我疑此画即其人,有时以酒陶天真。丹青不知谁好手,作此饮态妙入神。摩挲半世江湖眼,古锦轴中舒复卷。细将物色辨人物,乃是晋时刘毕与陶阮。一琴无弦横膝上,一琴团团明月样。一人持杓坐瓮边,一人手携文一编,是中必写酒德篇。诸君伤时强自遣,曲生风味况不浅。五胡妖气蔽神州,誓江不救中原乱。新亭举目愁山河,万事何如一樽满。一杯一杯醉复醉,天地陶陶尽和气。道术相忘礼法疏,形骸懒散无机事。此画流传知几载,生绡剥落精神在。何人为我更作杜陵饮中八仙歌,将与冰壶主人为此对。
https://shici.929r.com/shici/cK3dc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