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虎阜忆登临,老石中分藓半侵。
按剑徒增亡国恨,干将果是不祥金。
昔年虎阜忆登临,老石中分藓半侵。
按剑徒增亡国恨,干将果是不祥金。
这首诗名为《试剑石》,出自清代诗人荣汝楫之手。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古代传说的深思。
首句“昔年虎阜忆登临”,诗人回忆起往昔游览虎阜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虎阜,这里可能是指一处山岳或地名,与“登临”相呼应,暗示了诗人曾经的壮游经历。
接着,“老石中分藓半侵”,描绘了一块历经岁月的老石,被青苔覆盖,中间裂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与时间的力量。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景物,也暗含了历史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
“按剑徒增亡国恨”,诗人手持宝剑,却只能徒增对亡国的悲痛之情。这里的“按剑”动作,既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兴衰的深切忧虑。亡国之恨,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哀悼,更是对现实的警醒。
最后一句“干将果是不祥金”,引用了“干将莫邪”的典故,干将是古代传说中的名剑,但在这里,诗人却说它“不祥”,可能是借以表达对权力、战争或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这句诗寓意深远,让人思考何为真正的“不祥”,是剑本身的属性,还是使用它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试剑石的景象,结合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人性以及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忧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