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世不容,枉已吾所耻。
枉直贵自辨,得失勿恤尔。
皎皎虽易污,庸庸亦可鄙。
宁为韫璞玉,勿作踰淮枳。
期我同心友,百年共相矢。
直道世不容,枉已吾所耻。
枉直贵自辨,得失勿恤尔。
皎皎虽易污,庸庸亦可鄙。
宁为韫璞玉,勿作踰淮枳。
期我同心友,百年共相矢。
这首诗《杂咏》是明代诗人安希范的作品,通过诗中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正直与偏邪、价值与功利之间抉择的深刻思考。
首句“直道世不容”表达了诗人对坚守正直道路的无奈与痛苦,暗示在现实社会中,坚持真理与正义往往不被接纳或理解。接着,“枉已吾所耻”强调了诗人对于违背原则、妥协退让的反感和自我谴责,体现了其对道德底线的坚守。
“枉直贵自辨,得失勿恤尔”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是非曲直的独立判断,以及对个人得失的淡然态度,表明了他追求真理而不计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
“皎皎虽易污,庸庸亦可鄙”运用对比手法,指出即使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高洁也容易受到玷污,而平庸的行为同样值得鄙视,强调了人格的纯净与价值的重要性。
“宁为韫璞玉,勿作踰淮枳”以璞玉和枳木为喻,表达了宁愿保持自身纯洁和价值,也不愿成为失去本性的庸俗之物,凸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珍视和对道德品质的坚持。
最后,“期我同心友,百年共相矢”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坚守理想与信念,追求长久的友谊与合作,展现了其对友情的重视和对未来合作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德、价值、友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理想追求。
岱宗东望郁嵯峨,万丈仙桥鸟外过。
秦树千年空老大,汉碑终古不消磨。
天坛夜静乘星斗,石磴春深长薜萝。
记得旧游曾载酒,颓然峰顶放长歌。
巍巍元盖天,岩穴閟仙宅。
别户穿虚明,层辉荡空碧。
神鼓振玉音,丹崖落琼液。
深通潜龙井,外障隔凡石。
缅怀元同翁,于焉此栖息。
华阳与林屋,隧道从所适。
我来兹山中,偶值肥遁迹。
灵草未易逢,翩翩飞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