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琵琶亭》
《题琵琶亭》全文
宋 / 郭明复   形式: 古风

香山居士头欲白,秋风吹作湓城客。

眼看世事等虚空,云梦胸中无一物。

举觞独醉天为家,诗成万象遭梳爬。

不管时人皆欲杀,夜深江上听琵琶。

贾胡老妇儿女语,泪湿青衫如著雨。

此公岂作少狂梦,与世浮沈聊尔汝。

我来后公三百年,浔阳至今无管弦。

长安不见遗音寂,依旧康庐翠扫天。

(0)
注释
香山居士:白居易的别号。
湓城:古地名,今江西九江。
云梦:泛指江河湖泊。
梳爬: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创作过程。
贾胡:商人,这里指老妇。
青衫:古代读书人的服装。
少狂梦:年轻的狂想,指诗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
管弦:代指音乐。
康庐:庐山的别称。
翠扫天:形容庐山的绿色苍翠如洗的天空。
翻译
香山居士的头发已接近白色,秋风把他吹成了湓城的旅人。
世间万物在他眼中如同虚无,他的心中空无一物,只有云梦的思绪。
独自举杯畅饮,视天地为家,诗中的万物仿佛被梳理爬梳。
他不顾世人嫉妒的眼光,深夜在江边倾听琵琶声。
那老妇和孩童般的对话,让他的青衫都被泪水打湿,像是下雨。
这位先生难道做了一个少年的狂想梦?随波逐流,仅此而已。
我在他之后三百多年来到这里,浔阳至今仍没有音乐声。
在长安已听不到他的遗音,康庐的翠色依旧,天空如洗。
鉴赏

这首宋诗《题琵琶亭》是郭明复所作,诗人以香山居士自比,感叹时光流逝,人生如梦。"头欲白"和"秋风"描绘了诗人年华老去的境况,"眼看世事等虚空"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超脱态度。他以酒为伴,诗兴大发,却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夜深江上听琵琶"透露出孤独而超然的心境。

接下来,诗人通过"贾胡老妇儿女语"的形象,展现了琵琶声的动人之处,连老妇人也为之动容,泪湿衣衫。诗人认为自己虽身处乱世,但并未沉沦,而是以诗酒自乐,"此公岂作少狂梦"表达了他的豁达。

最后,诗人感慨琵琶亭虽在浔阳,但已无昔日的繁华音乐,"依旧康庐翠扫天"描绘了景色依旧,人事已非的寂寥。整首诗寓情于景,借琵琶声抒发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郭明复
朝代:宋

郭明复,字中行,成都(今属四川)人。印子。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容斋三笔》卷六)。淳熙四年,入成都帅范成大幕。六年,召为敕令所删定官(《宋会要辑稿》刑法一之五二)。尝知崇庆府。事见《吴船录》卷上。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虞启东丧偶

朝露易为晞,佳人难再得。

虽云壮士心,谁能免凄恻。

侍郎有儿当少年,读书不减梁鸿贤。

一朝娶得孟家女,十年拨断琴中弦。

未赋白头吟,先歌绿珠怨。

入门空饮合卺杯,结发竟违偕老愿。

臼炊入梦事如何,葬玉埋香泣素娥。

湿透青衫声转咽,樱桃树下月明多。

(0)

题曹编修茅山揽秀图四首·其三

雾阁云窗隔杳冥,华阳深处有金经。

山中杨许今何在,多少残碑断藓青。

(0)

送刘智安主事赴南京

仙郎乘传赴南京,满眼青山雪正晴。

腊蚁驱寒时独酌,征骖踏月夜兼程。

高堂蟢子春光动,小阁灯花喜气盈。

努力功名须报国,忠勤端不负平生。

(0)

短歌行

前有樽酒,扬眉浩歌。少壮不乐,老当奈何。

瞻彼芳树,灼灼其华。清飙飒至,落叶辞柯。

蜉蝣朝飞,蟪蛄夕悲。空江鸿宾,遥海燕归。

锦席高张,嘉宾满堂。朱丝玉柱,泛羽流商。

翳翳昧谷,羲驭已促。为欢未终,更当秉烛。

(0)

为荥阳宰沈彦初写竹·其一

宜风宜雨又宜烟,一度相看一洒然。

有此信知人不俗,绝胜栽柳向门前。

(0)

题赵彦征作弁山卷

济济清朝彦,亭亭琼树枝。

世胄难可保,零落遽如斯。

朱门亦已仆,墨沼淡无滋。

空余图画迹,永绝人间期。

虚名知何益,冥寞有遗悲。

抚卷一长叹,想子平生时。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