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远在虚无间,还有胜境居人寰。
琼楼贝阙知何许,统领分治皆仙官。
名称等级已素定,载在玉书垂不刊。
能兼洞天与福地,唯有玉笥馀难攀。
忆昔扁舟中夜过,白月满空星斗寒。
起登船背聊一望,搀天但见青孱颜。
重岩众壑眇难辨,福庭想像依层峦。
那知虚堂宅幽邃,萧爽不容尘滓干。
超然物外亦不恶,要当心境俱清闲。
真机还向静中起,不碍默朝窥九关。
我生本来世味薄,欲养铅汞成金丹。
也知上界足官府,人间游览堪盘桓。
如闻方平持玉节,似欲历按诸名山。
相逢不问蓬莱事,试与乘风去共看。
三山远在虚无间,还有胜境居人寰。
琼楼贝阙知何许,统领分治皆仙官。
名称等级已素定,载在玉书垂不刊。
能兼洞天与福地,唯有玉笥馀难攀。
忆昔扁舟中夜过,白月满空星斗寒。
起登船背聊一望,搀天但见青孱颜。
重岩众壑眇难辨,福庭想像依层峦。
那知虚堂宅幽邃,萧爽不容尘滓干。
超然物外亦不恶,要当心境俱清闲。
真机还向静中起,不碍默朝窥九关。
我生本来世味薄,欲养铅汞成金丹。
也知上界足官府,人间游览堪盘桓。
如闻方平持玉节,似欲历按诸名山。
相逢不问蓬莱事,试与乘风去共看。
这首诗描绘了玉笥山超然堂的壮丽景象和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将玉笥山比作琼楼贝阙,仙官治理,玉笥山作为洞天福地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其幽邃与清静,超然于世俗之外。诗中提到的“三山”、“玉笥”等意象,以及“白月满空星斗寒”的夜晚景色,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意境。
诗人回忆起一次夜晚乘舟经过玉笥山的经历,只见月光皎洁,星辰寒凉,他登上船背一望,只见山峰高耸入云,重岩叠嶂,难以分辨。超然堂位于山中,环境幽邃,空气清新,远离尘嚣。诗人表达了对这种超然境界的喜爱,认为它不仅适合修身养性,还能让人的心境保持清闲。最后,诗人想象着与方平这样的仙人一同乘风游览,表达了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玉笥山超然堂的自然美景和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清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夷人拣玉河源水,夜候霞光矗空起。
将归万里售中州,琢刻为杯世无比。
截肪粟色非不奇,鸡冠通赤希见之。
筵间乍置争注目,谁复更顾黄金卮。
小槽新压真珠滴,擎向桃花花下吸。
但馀落日争光辉,未许妖姬比颜色。
主人今代陈孟公,闭门留客酒不空。
千金之裘五花马,不惜买醉酬春风。
公侯家世多珍物,独宝此杯为故笏。
华堂舞罢饮阑时,什袭深藏莫刓缺。
白鼻騧,白鼻騧,当轩迥立喷风沙。
名骥留良定北土,蹇?索价犹东家。
青松缚柳晓安皂,红锦裁鞯春映草。
支遁心机爱神骏,伏波骨力轻衰老。
去年禁马无马骑,天下括马数马皮。
浮沉乡闾万里足,笑傲品秩千金羁。
幸哉汉武重修政,往矣刘聪真覆镜。
立防战备要马稀,藏富民寰须马盛。
向来河陇色为群,目极川原乱若云。
庶人徒行未足恤,世间醇驷何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