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从来足涕零,高风寥若落残星。
长吟少谷山人事,泪尽吴江计改亭。
知己从来足涕零,高风寥若落残星。
长吟少谷山人事,泪尽吴江计改亭。
这首诗《读史》由清代诗人周馨桂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历史的反思,展现了对古人际遇的同情与感慨。
首句“知己从来足涕零”,开篇即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知己之情,是人世间最为珍贵的情感之一,一旦失去,便足以让人泪流满面。这里不仅是对历史中那些孤独的智者或英雄的哀叹,也是对现实生活中同样遭遇的人们的共鸣。
“高风寥若落残星”一句,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高尚的品德比作稀疏的星辰,既赞美了历史人物的卓越品质,也暗示了这些品质在世间的稀缺与珍贵。寥落的星辰象征着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颗都闪烁着独特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的夜空。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赞誉,也是对那些在平凡生活中坚守高尚情操之人的颂扬。
接下来,“长吟少谷山人事”一句,提到了“少谷山”这一地名,虽然具体地点不详,但可以理解为一个隐喻,代表了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地方。在这里,诗人想象着在这样的环境中,历史人物如何吟唱着自己的故事,表达着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情感。这种情境的描绘,既是对历史人物生活状态的想象,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最后一句“泪尽吴江计改亭”,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吴江,可能是指吴淞江,这里借以表达一种情感的终结或转变。计改亭,可能是诗人虚构的一个地点,寓意着情感的转折点。整句话意味着,在经历了长久的悲痛与反思之后,诗人仿佛看到了某种改变或解脱的希望。这里的“泪尽”不仅指物理上的泪水干涸,更深层地表达了情感的耗竭与心灵的净化。
综上所述,《读史》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探索。它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对人性、情感与理想的深刻探讨。
有客来山中,云附泸南信。
开门得君书,欢喜失鄙吝。
筠奁包荔子,四角具封印。
童稚瞥闻之,群来立如阵。
竞言此佳果,生眼不识认。
相前求拆观,颗颗红且润。
众手攫之去,争夺递追趁。
贪多乃为得,廉耻曾不问。
喧闹俄顷闻,咀嚼一时尽。
空馀皮与核,狼籍入煨烬。
巫山高,高凝烟,十二碧簪寒插天。
危岩绝壁已飞动,况复下压万丈之苍渊。
波冲浪激作深井,虎眼彻底时一漩。
长风澒涌发滟滪,恶色怒势因谁然。
我欲截中流,虹梁莫得施?蜷。
东西相远望不到,两目欲断心将穿。
回看高唐庙下洒灵雨,遣我归意常翩翩。
借问新济州,徐郓兄弟国。
昔为大河南,今为大河北。
垂云阴万里,平原望不极。
百草尽枯死,黄花自秋色。
时时见桑树,青青杂阡陌。
路上无人行,烟火渺萧瑟。
车辙分纵横,过者临岐泣。
积潦流交衢,霜蹄破丛棘。
江南寒未深,铜炉兽花赤。
为知行路人,铁冷衣裳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