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昔曾耕渭上,汉家今有籴湟中。
唱筹但欲令边实,悬罄谁知虑国空。
蜀相昔曾耕渭上,汉家今有籴湟中。
唱筹但欲令边实,悬罄谁知虑国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书事三绝(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边防的忧虑以及希望能够坚实防御的心情。
“蜀相昔曾耕渭上”一句,提到的是古代蜀地(今四川地区)的相国曾经在渭水之滨耕作。这里的“耕”,不仅是农业劳作,也象征着治理国家的勤勉和辛苦。
“汉家今有籴湟中”则描绘了当下汉室(即汉朝,代指中国)的仓库里粮食充足的情景。籴、湟都是古代量器,这里的“籴湟”,暗示着国家的储备丰裕。
“唱筹但欲令边实”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通过筹划(即策略和计划)来加强边防,使边疆更加坚固。这里的“唱筹”,指的是筹划计议,以达成某种目的。
最后,“悬罄谁知虑国空”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意在询问,有谁能够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防备外患的心思。“悬罄”字面意义是挂着的意思,但在这里,指的是担忧和考虑。作者通过这个问题,表达了对能否有人真正明白并重视国防的疑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边疆安全的关注,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切思考和担忧。
帘额虾须卷。借秋风,横吹二竖,为君硬遣。
病后清吟知更妙,砚匣墨花初泫。
惊烂漫,冰纨火茧。
梦入华胥安乐国,唤同游,共踏蓬莱浅。
东海市,画图展。醒来呼殿阁巍显。
坐斜晖,经营药裹,求卢问扁。
下社城边期较猎,遥指溪台名犬。
亲未老,一官方免。
闽峤横戈烽堠靖,唱饶歌,朱露镕坟典。
棠在否,勿轻剪。
雨压戎葵,摇菡萏、曲桥波涨。
东城僻、松声竹籁,小亭无恙。
虹影倒悬虚槛外,游蜂偶缀朱帘上。
喜澄湖、网取白鱼鲜,花前饷。二十载,空飘漾。
离骚谱,闻新唱。且开襟送抱,醉君醇酿。
愁见督邮宁束带,共祈大耋争携杖。
酒怀宽、矍铄若翁哉,将军状。
西湖儿女地,长堤畔、销尽古今魂。
看两岭送青,云偷眉色,重波皱碧,水学罗纹。
更谁处,莺调曲玉管,蝶舞郁金裙。
兰叶舫头,翠觞凉月,柳丝楼上,红袖斜曛。
忽风吹尘世,再来处,已是路阻渔人。
空记寻香梅市,索笑桃门。
叹霜高水瘦,鄂王祠庙,渚寒花谢,苏小乡邻。
几度断桥伫立,惆怅黄昏。
岁月能如许。问愁人、更经消得,几番羁旅。
白发悲秋灯下咏,生受纸窗风雨。
更添得、数声砧杵。
敲破客心千寸碎,枉教人、梦断江南浦。
雁叫也,又平楚。浇愁惟酒差堪语。
忽伤心、此身饮罢,茫无归处。
空自珠帘◇画烛,看尽清歌妙舞。但赢取、青衫泪苦。
红袖殷勤休劝醉,奈鬓丝、禅榻闲眉妩。
老去也,诉渔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