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陪骥尾,五更风水失龙鳞。
昨夜浣花溪上雨,绿杨芳草为何人。
千里江山陪骥尾,五更风水失龙鳞。
昨夜浣花溪上雨,绿杨芳草为何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曙的作品,名为《下第戏状元崔昭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笔法,展现了诗人的独特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千里江山陪骥尾" 这一句以宏大的画面开篇,"骥尾"指的是马的尾巴,这里的"陪"字用得非常有意境,既描绘了诗人远行时与自然景观相伴随的场景,也蕴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之感。"千里江山"则是对广阔天地的生动写照。
紧接着的"五更风水失龙鳞","五更"指的是夜晚的分时,意指深夜,而"风水"象征着自然界中的流动与变化。"失龙鳞"则是一种比喻,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力和尊贵,"鳞"是龙身上的鳞片,这里的"失"意味着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可能是在暗示诗人对于某种东西的丧失或怀念。
第三句"昨夜浣花溪上雨",通过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昨夜"、"浣花溪"——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淡远的情景。这里的"雨"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感受。
最后一句"绿杨芳草为何人",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绿杨芳草"形容的是春天的美丽景色,而"为何人"则是在询问这般美好景致是给谁准备的。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赞叹,也可能隐含着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情感投入的深刻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同时也触及到了更为深远的人生哲理。
百岁人能几,七十世间稀。
何况先生八十,蔗境美如饴。
好与七松处士,更与梅花君子,永结岁寒知。
菊节先五日,满酌紫霞卮。
美成词,山谷字,老坡诗。
三迳田园如昨,久矣赋归辞。
不是商山四皓,便是香山九老,红颊白须眉。
九十尚入相,绿竹颂猗猗。
烧灯过也,倩东风、又翦芙蕖千朵。
翠阵珠围依然是,旧日笙歌社火。
一曲乘鸾,万钱骑鹤,仙子来蓬岛。
金尊满酌,不妨斜戴花帽。
人生能几欢娱,趁良辰美景,绿娇红小。
洞里桃花应笑道,前度刘郎未老。
眼雨眉云,情香粉态,恨不相逢早。
明年今夕,犀钱玉果分我。
旧梦忆钱塘。
笙歌里、几度醉斜阳。
曾载月一篷,眠杨柳岸,买春深巷,过杏花墙。
肠恼断,香鬟盘凤髻,樱口啭莺簧。
钗玉分轻,梦孤宵枕,歌纨蠹久,愁对春觞。
司空曾见惯,相逢处,还又联步西厢。
底用十分迷殢,翠阵红行。
记鸳荚题情,离怀如诉,鲛绡粉湿、别泪犹香。
年少抛人易去,苦也相妨。
东南半壁乾坤窄,渺人物、消磨尽。
官爵网罗,功名钓饵,眼底纷纷蛙井。
暮更朝令。
捍格了多少,英雄豪俊。
身事悠悠,儒冠误矣文章病。
休休蕉鹿梦省。
早牛衣无恙,鸥盟未冷。
相越平吴,终成底用,不似五湖舟稳。
浩歌狂饮。
休说我命通,待他心肯。
浮世南柯,梦邯郸一枕。
月浸芙蕖,冰壶天地波凝碧。
太平歌舞醉东风,花市人如织。
桃李一城春色。
玉梅娇、闹蛾无力。
粉围红阵,灯火楼台,绮罗巷陌。
乐事还同,遨头引领神仙客。
高烧银烛照红妆,香雾穿瑶席。
款款檀牙细拍。
醉金尊、东方未白。
传柑相遗,探茧争先,明年今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