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远亭》
《望远亭》全文
唐 / 无名氏   形式: 古风

泛湖劳水戏,饮漱厌清澜。

来登望远亭,心目又不闲。

孤峰入座□,高岭横前轩。

更复欢长风,萧寥窗户间。

外物能扰人,吾将息其端。

归来湖中馆,□户聊自安。

(0)
注释
泛湖:在湖面上划船游玩。
劳水戏:因水上游戏而感到劳累。
饮漱:饮水和漱口。
清澜:清澈的波浪。
来登:上来并登上。
望远亭:可以远眺的亭子。
心目:心灵和眼睛。
不闲:无法放松或静止。
孤峰:孤独的山峰。
入座:仿佛进入座位般靠近。
高岭:高山。
前轩:房屋的前面部分,这里指窗前。
更复:更加,又。
欢:享受,喜爱。
长风:持续的风。
萧寥:形容空旷、寂静。
外物:外界的事物。
扰人:打扰,干扰人的心境。
息其端:从源头平息。
归来:返回。
湖中馆:湖边的住所。
□户:关门,此处□可能表示字迹不清或遗漏。
聊自安:姑且自我安慰或寻求安宁。
翻译
在湖上划船嬉戏已感疲惫,饮水漱口也厌倦了清澈的波澜。
登上高亭想远眺,心灵和眼睛却得不到休息。
孤独的山峰仿佛坐于身旁,高高的山岭横在窗前。
更添喜悦的是长风,吹拂在空旷的门窗之间。
外界的事物能扰乱人心,我要从源头平息这种影响。
回到湖边的居所,关上门扉暂且自我安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自然景物中寻找心灵寄托的画面。诗人先是泛舟湖上,劳作于水边,饮水漱口,对清澈的流水感到厌倦。这不仅仅是对物理环境的描述,更是内心情感的一种投射。

接着,“来登望远亭”,表达了诗人对于更高处所能见到的广阔景色和深远意境的向往。这里的“望远”二字,既指肉眼可及的遥远风光,也暗示着心灵深处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心目又不闲”,则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即便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也难以平息他那颗渴望更多、更远的内心之声。这是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知识与精神追求的执着。

“孤峰入座□,高岭横前轩”两句,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山峰与亭台之间错落有致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座”字和“轩”字,都暗示了一种停留和观望的行为,是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灵魂栖息之所的象征。

“更复欢长风,萧寥窗户间”,则是对风景的进一步感受。长风不仅带来凉爽,更带给诗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解脱。而“萧寥窗户间”则描绘了一种宁静与孤独,这里的“萧寥”形容了风声,既有自然之声,也透露出一丝寂寞。

“外物能扰人,吾将息其端”,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和的追求。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诗人选择了超脱与自我安顿。这里的“息”字,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态度,意味着在纷扰中寻得一份宁静。

最后,“归来湖中馆,□户聊自安”,则是诗人回到了自己的居所。在这里,他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地,那种“聊自安”的状态,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满足,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理解和接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更反映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向往心灵自在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散花之室六言·其二

本有献花佛事,何妨乞食歌姬。

若了悟不住相,斯参透无言师。

(0)

感怀·其二

一棹载愁归,翩翩旅旐飞。

鹡鸰空自急,鸿雁失相依。

水涩滩胶艇,风斜雨湿衣。

感时无意绪,伫立暮烟霏。

(0)

别长沙驿渡

别去六年久,重来四日留。

笋舆离古驿,荻岸即方舟。

云淡楚天阔,风高湘水秋。

洞庭知不远,乘兴欲盟鸥。

(0)

滟滪堆

水合百源争一关,正须滟滪控奔湍。

露机象马浑閒事,合作颓波砥柱看。

(0)

凌江滩

滩高舟去缓,閒眺莫江滨。

竹本沙痕旧,茅丛烧色新。

青裙瓶汲涧,白帽斧寻薪。

渺渺蛮烟起,秋风一旅人。

(0)

游北高峰

扪萝百折上嶙峋,世界仙凡到此分。

小朵岳莲来异域,孤撑天柱入层云。

江湖待看杯中泻,钟磬回从地底闻。

借问须弥在何处,老僧留客且论文。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