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湖劳水戏,饮漱厌清澜。
来登望远亭,心目又不闲。
孤峰入座□,高岭横前轩。
更复欢长风,萧寥窗户间。
外物能扰人,吾将息其端。
归来湖中馆,□户聊自安。
泛湖劳水戏,饮漱厌清澜。
来登望远亭,心目又不闲。
孤峰入座□,高岭横前轩。
更复欢长风,萧寥窗户间。
外物能扰人,吾将息其端。
归来湖中馆,□户聊自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自然景物中寻找心灵寄托的画面。诗人先是泛舟湖上,劳作于水边,饮水漱口,对清澈的流水感到厌倦。这不仅仅是对物理环境的描述,更是内心情感的一种投射。
接着,“来登望远亭”,表达了诗人对于更高处所能见到的广阔景色和深远意境的向往。这里的“望远”二字,既指肉眼可及的遥远风光,也暗示着心灵深处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心目又不闲”,则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即便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也难以平息他那颗渴望更多、更远的内心之声。这是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知识与精神追求的执着。
“孤峰入座□,高岭横前轩”两句,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山峰与亭台之间错落有致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座”字和“轩”字,都暗示了一种停留和观望的行为,是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灵魂栖息之所的象征。
“更复欢长风,萧寥窗户间”,则是对风景的进一步感受。长风不仅带来凉爽,更带给诗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解脱。而“萧寥窗户间”则描绘了一种宁静与孤独,这里的“萧寥”形容了风声,既有自然之声,也透露出一丝寂寞。
“外物能扰人,吾将息其端”,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和的追求。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诗人选择了超脱与自我安顿。这里的“息”字,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态度,意味着在纷扰中寻得一份宁静。
最后,“归来湖中馆,□户聊自安”,则是诗人回到了自己的居所。在这里,他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地,那种“聊自安”的状态,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满足,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理解和接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更反映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向往心灵自在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