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麟有客下南荒,消损文心万丈芒。
客邸风尘羁凤水,将台雷雨散鲲洋。
千秋定论删芜史,四海论交热侠肠。
至竟大同终有日,不妨卖饼说公羊。
骑麟有客下南荒,消损文心万丈芒。
客邸风尘羁凤水,将台雷雨散鲲洋。
千秋定论删芜史,四海论交热侠肠。
至竟大同终有日,不妨卖饼说公羊。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的《次韵答韫伯(其二)》。诗中,作者以“骑麟有客”起笔,描绘了一位远行至南荒之地的文人形象,他的才情似乎因旅途劳顿而略有减损,象征着文人心中的豪情壮志被现实的风尘所磨砺。接下来,“客邸风尘羁凤水,将台雷雨散鲲洋”两句,通过描绘客居生活的艰辛和战场上的壮阔,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与豪迈,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洞察。
“千秋定论删芜史,四海论交热侠肠”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公正裁断的决心,以及广交天下英雄的侠义情怀。最后,“至竟大同终有日,不妨卖饼说公羊”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收尾,寓意即使在平凡生活中,也能坚守理想,期待社会公正的大同之日。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际遇感慨,又有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丘逢甲作为爱国诗人的独特风貌。
凤凰山下梅花屋,俯仰乾坤尽香玉。
逋仙寂寞三百年,尘土孤山昧人目。
清诗往往落人间,疏影暗香今始续。
曲栏小几神与交,宛见杖藜巾一幅。
谩呼焦尾洗尘襟,独把匏樽酌溪绿。
典醋不计春浅深,阴风飕飕雪簌簌。
万顷玻璃舞鹤颠,八窗云母飞蛾扑。
嚣尘不到只仙家,何必洞天三十六。
我闻欧九巳成仙,滁阳风月间多年。
如何留下一长椅,却与东海张生眠。
张生平日不饮酒,胸中又无墨香薮。
十载空沉粉署郎,一麾去作南安叟。
胁不贴席睫不交,常虑无能答圣朝。
岂容便便时醉卧,不惧丘民野老嘲。
便将按剑拂衣起,欲学柳州诛曲几。
蘧然梦见欧九云,所贵人生适意耳。
独醒反被群醉咻,若能卧治亦何忧。
请公不必恶此椅,政馀读罢时齁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