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谢中丞还蜀·其一》
《送谢中丞还蜀·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微垣法象切三台,御史中丞宪府开。

参执庙堂刀笔吏,兼提郡国羽林材。

烟尘部索临东夏,节钺朝恩压外台。

直拟贼平荅明诏,谁知投杼自天来。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送谢中丞还蜀》其一,通过描绘谢中丞归蜀的场景与心境,展现了其忠诚与担当的形象。

首联“微垣法象切三台,御史中丞宪府开”,以“微垣”象征谢中丞的低调与谦逊,“法象切三台”则暗示其行事严谨,遵循法度,犹如三台星宿般高洁。御史中丞作为宪府之长,开府迎宾,既显其官职尊崇,也表达了对谢中丞的敬重。

颔联“参执庙堂刀笔吏,兼提郡国羽林材”,进一步刻画谢中丞的多才多艺与治政能力。他不仅参与国家政务,如同庙堂中的文臣,执笔书写国策;同时,还能统帅地方军力,如羽林军般勇猛,显示其在军事上的才能。

颈联“烟尘部索临东夏,节钺朝恩压外台”,描绘了谢中丞面临的严峻局势。面对东夏的烽火连天,他临危受命,肩负起平息战乱的重任。朝廷给予他节钺之权,压倒外廷,彰显其权威与决断力。

尾联“直拟贼平荅明诏,谁知投杼自天来”,表达了谢中丞对平定叛乱的坚定决心,期待着朝廷的明诏嘉奖。然而,世事难料,最终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变故,暗示了其命运的波折与复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谢中丞在政治与军事领域的卓越才能,以及面对挑战时的坚定与无奈,深刻揭示了历史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情感与命运。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石门岩上宿(夜宿石门)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0)

东阳溪中赠答

可怜谁家妇。
缘流洗素足。
明月在云间。
迢迢不可得。

(0)

赋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0)

秋夜寄丘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0)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0)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