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谢高硁斋相公二首·其一》
《寄谢高硁斋相公二首·其一》全文
明 / 何吾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白下人归问佩琚,忧天时复寄樵渔。

十年炼补娲皇石,一夕安危郭令车。

淮海龙飞媲赤服,金陵日出照丹书。

谁还得似仲山甫,补衮从容退食馀。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吾驺所作的《寄谢高硁斋相公二首(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忧虑。

首句“白下人归问佩琚”,以“白下”代指南京,暗含诗人对南京的思念之情。“佩琚”则借用了古代贵族佩戴玉佩的习俗,象征着高官显贵,这里暗示了对高硁斋相公的敬仰与期待。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关注。

“忧天天时复寄樵渔”,“忧天”源自《庄子·天下篇》中的“忧天之坠”,比喻对国家大事的忧虑。诗人将这种忧虑寄托于“樵渔”,即民间百姓,暗示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以及希望朝廷能体恤民情,关注民生的愿望。

“十年炼补娲皇石,一夕安危郭令车”,“娲皇石”出自《淮南子·览冥训》,传说女娲补天之石,这里借指修补国家的重任。而“郭令车”则是对东汉名臣郭伋的典故,他以仁政著称,此处比喻能安定国家、保障人民安全的贤臣。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长期与瞬间、艰难与转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

“淮海龙飞媲赤服,金陵日出照丹书”,“淮海龙飞”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重要事件,这里用来形容国家的兴盛与繁荣。“赤服”和“丹书”分别代表帝王的服饰和官方文书,象征权力与权威。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国家强盛、政治清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最后,“谁还得似仲山甫,补衮从容退食馀”,“仲山甫”是周宣王时期的著名辅臣,以其忠诚勤勉著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像仲山甫那样能够为国效力、不辞辛劳的贤臣的渴望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直接参与国家治理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既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也表达了对理想政治人物的向往与期待。

作者介绍

何吾驺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猜你喜欢

少谷·其一

早黏将及秋分熟,飓风吹去三分谷。

今岁沙田又少收,一冬祗可充饘粥。

耕不逢年奈命何,家贫幸未买田多。

空惭妇子长饥汝,更使无衣带薜萝。

(0)

题桃画

父年九十二,松翠多霜姿。

女年七十一,萱荣含丹晖。

父乃为女寿,濡笔何淋漓。

画出绥山桃,红灼如花时。

葳蕤带绿叶,硕大垂青枝。

五桃象五孙,大小光离离。

王母此奇果,玉盘盛参差。

昔与汉武帝,食之享期颐。

父今亦方朔,持以与女儿。

女为人尊母,福履无穷期。

康健富筋力,玉杖尚未持。

行李已大耋,厥翁方秀眉。

作使萼绿女,奉觞亦不迟。

闺庭日为乐,和气何雍熙。

嘉庆留此图,令人生孝慈。

(0)

圣人出

圣人出,唐虞际。名世应,地天泰。

泰阶平,阊阖开,麟游凤集纷徘徊。

九重端拱四彝来,游康衢,登春台。

尔禾尔黍,尔筐尔筥。十日一风,五日一雨。

(0)

伯愈泣杖

杖头知母力,衰弱不如前。

母杖何能久,伤心涕泪涟。

(0)

望月行

星斗森罗壶漏滴,有客仰天厌天黑。

登楼望东殚目力,海波茫茫灭消息。

清辉不发意不伸,牵衣直摄天之根。

大呼白兔闻不闻,怒气上射大帝嗔。

帝令五丁走招索,五丁碎把虾蟆擘。

腹中拯出玉嫦娥,捧出波心还此客。

此客见之心遽欢,直要清影归盘桓。

披心历历夜岑寂,趣在不言千万端。

倒觞判饮百杯溢,醉后狂吟鬼神泣。

桂花露冷誓深知,地久天长岂相失。

(0)

冉泾书院十二咏·其十二雪浪石菖蒲

坡翁爱兹石,铭在莲花盆。

吾以种菖蒲,珍重如前闻。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