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雨吟》由明代诗人康海创作,通过对秋雨连绵不绝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与忧虑。
首句“十日一晴晴复阴”,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连续阴雨的景象,暗示了自然界的不顺,预示着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接着,“斜风细雨何浸淫”进一步渲染了雨势之绵长,仿佛在侵蚀着大地,隐喻着社会的苦难不断加深。
“山根泥滑寸薪苦,水面苔生平地深”两句,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山间泥泞,寸步难行,水面苔藓滋生,平地如深渊,生动地描绘了恶劣的生存环境。
“神怒天摧或如此,已看百谷半将死”表达了对自然灾害与社会动荡的无奈与担忧,预示着丰收无望,百姓生活陷入绝望。
“饥寒盗贼著处生,诛斩翻忧乱兵起”揭示了社会矛盾的激化,盗贼横行,兵乱四起,反映了当时社会秩序的混乱与不稳定。
“徵求无度民自难,诸公徒尔叹微官”指出官府征税无度,加重了百姓负担,而高官们却只能空叹无力改变现状,体现了官民之间的隔阂与矛盾。
“豺狼当道捕不得,三公列卿何足观”以比喻的手法,批评了当权者的无能与腐败,表达了对正义缺失的愤慨。
“忽忆成化甲辰岁,公私充国纲维系”通过回忆历史上的盛世,对比当前的衰败,表达了对过去繁荣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望。
“斗粟尺布命所直,吏促官输转相逼”强调了赋税的沉重与官府的压迫,反映了底层民众的悲惨境遇。
“甘肃纵横土鲁番,商洛纷纭织染给”描绘了边疆与内地的经济活动,但并未带来繁荣,反而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中丞受诏不敢来,此地生灵一何极”表达了对地方官员未能及时救援的谴责,以及对当地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
“呜呼斯民天所生,州县相看何太轻”表达了对百姓生命价值的重视与对官僚体制的批判。
“祖宗宏业振千古,陛下神武复英明”是对先帝功绩的肯定与对当今帝王能力的期待。
“一朝收取坏事者,会见尔曹双眼清”表达了对清除腐败、改善民生的渴望与希望。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犀利,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也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改革的热切期盼。康海以其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强烈的批判精神,为后人留下了一篇反映时代风貌、具有强烈人文关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