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司马秩满西归》
《送王司马秩满西归》全文
唐 / 刘长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汉主何时放逐臣,江边几度送归人。

同官岁岁先辞满,唯有青山伴老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wángzhìmǎn西guī
táng / liúchángqīng

hànzhǔshífàngzhúchénjiāngbiānsòngguīrén

tóngguānsuìsuìxiānmǎnwéiyǒuqīngshānbànlǎoshēn

注释
汉主:指当时的皇帝。
放逐臣:被流放的臣子。
江边:江畔,江边的送别地点。
归人:归乡的人。
同官:同事官员。
岁岁:每年。
先辞满:提前离职,任期未满就离开。
老身:自称,指诗人自己。
翻译
汉朝的君主啊,你何时才会释放我这个被流放的人?
我在江边送别了多少次归乡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与怀旧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诗中的“汉主何时放逐臣”表明了历史上的某个事件,即汉朝统治者在某个时间点释放或流放臣子,这里象征着一种被迫离别的情形。而“江边几度送归人”则是对这种离别情景的反复描述,江边作为送行之地,不仅见证了许多人的离别,也承载着诗人对于友人的不舍和深厚情谊。

接着,“同官岁岁先辞满”表达了与其他同僚共事多年,每到岁末时总是先告别,可能暗示了工作的变动或是命运的无常。而“唯有青山伴老身”则显得更加凄凉,意味着在人世间的变迁之后,只剩下那永恒不变的大自然——青山陪伴诗人的晚年,这里的“青山”象征着岁月悠长和永恒。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情景的回忆,以及对于友人离别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时代和自然的情感寄托。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面对仕途变迁时那种无奈与孤独的心境。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
朝代:唐   字:文房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709—789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落花

半随流水半随尘,断送韶光恼杀人。

蜂蝶有情悲寂寞,园林无处觅精神。

眼前红雨飘零尽,阶下苍苔点缀新。

分付家童莫轻扫,醉眠还胜锦为茵。

(0)

眼前花

昨日看花开,今朝看花落。

花开花落两无情,莫怪夜来风雨恶人生。

一似雨中花,老少须臾莫怨嗟。

昨日朱颜生绿醑,今朝白发映乌纱。

看花对酒宁辞醉,醒后还投卖酒家。

君不见,眼前花。

(0)

春信

庾岭梅花喷雪香,灞桥烟柳弄鹅黄。

故乡望断无消息,独倚东风雁数行。

(0)

复用前韵唱玄

天涯流落从征西,寒盟辜负梅花溪。

昔年学道颇得趣,鱼兔入手忘筌蹄。

残编断简披庄子,日日须当诵秋水。

谁知海若无津涯,河伯源流止于此。

人閒酱缶纸数重,太玄强草嗤扬雄。

高卧蒿莱傲唐室,清风千古独王通。

曲者自曲直者直,何必区区较绳尺。

一笔划断闲是非,万事都忘乐岑寂。

功名半纸几字行,竞羡成绩书太常。

只知牢筴飨刍豢,不思临刃心悲惶。

何如打坐蒲团上,参透升平本无象。

一瓶一钵更无馀,容膝禅庵仅方丈。

从教人笑彻骨穷,生涯原与千圣同。

鸟道虽玄功尚在,不如行取无功功。

归来踏破澄潭月,大冶洪炉飞片雪。

且听石女鸣巴歌,万里一团无孔铁。

(0)

听姜可玉弹琴用江叔载韵

出门听松泉,尘心一以洗。

入门闻丝桐,又欲洗尘耳。

幽人在东斋,见之殊可喜。

悠然太古心,静探玄精理。

一弄风泠泠,再弄溪泚泚。

但言少知音,振衣张拱起。

孰知伯牙心,荡荡在流水。

岂若齐王竽,仅谐东里鄙。

(0)

再赋听香亭

听香亭畔春风起,吹折琼花三两蕊。

烟梢留宿白云飞,横渡溪桥归海屿。

雪消南国近黄昏,月照前村半江水。

五更霜重玉容寒,吟翁睡足茅屋底。

梦中非我亦非梅,非鼻非心复非耳。

但见芬芳遍太虚,唯聆馥郁周寰宇。

幽香和冻堕琴床,旖旎肝肠熏骨髓。

胸次峥嵘妙莫窥,襟怀洒落奇无比。

醉后频惊往事空,醒来倍觉吾庐美。

疏影横斜涧沼中,韶光浩荡乾坤里。

雌蝶雄蜂浪自狂,山猿野鹤深相嘻。

画角高酣兴不孤,玉箫婉娩情难已。

雾钥江南去路迷,罗浮望断知何许。

拟祛声迹绝闻尘,汲引深情为君洗。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