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泥融兰叶短,叠叠荷钱水初满。
人家时节近端阳,绣袂罗衫双佩光。
共笑江南五杂组,画鹢浮波供角黍。
沙苑射柳追风驹,古来北地为名区。
燕子泥融兰叶短,叠叠荷钱水初满。
人家时节近端阳,绣袂罗衫双佩光。
共笑江南五杂组,画鹢浮波供角黍。
沙苑射柳追风驹,古来北地为名区。
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上京书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北方夏日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
首句“燕子泥融兰叶短”,以燕子筑巢、泥土湿润、兰花叶片短小的景象,展现了初夏时节的自然风貌,燕子忙碌的身影与细腻的兰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叠叠荷钱水初满”一句,通过荷叶如铜钱般层层叠叠,以及水面开始充盈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变化,暗示着夏天的到来。荷叶的生长与水位的提升,预示着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季节即将展开。
“人家时节近端阳”点明了时间背景,端午节即将到来,人们开始为节日做准备,这一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传统节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绣袂罗衫双佩光”描绘了人们在端午节前的装扮,绣花的衣袖、罗制的上衣,配饰闪耀,展现出节日的喜庆气氛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共笑江南五杂组,画鹢浮波供角黍”两句,通过对比江南的五彩斑斓与北方的端午习俗,表现了南北文化的差异,同时“画鹢浮波供角黍”形象地描绘了划龙舟、吃粽子的场景,体现了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增强了诗歌的民俗色彩。
“沙苑射柳追风驹,古来北地为名区”则展示了北方地区独特的娱乐活动——在沙苑中射柳、追逐快马,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人们的技艺与勇气,也反映了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元代北方地区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和文化深度的作品。
君采天下彦,乘时奋辽廓。
身虽在轩冕,志不忘岩壑。
朝谢桓氏骢,暮罗翟公雀。
结楼临青苕,憺焉守玄漠。
一水既当户,众山亦罗郭。
俯瞰激清泠,仰瞩熙崖㟧。
旷然招远风,萧疏振林薄。
并入山水间,情境两寂寞。
绿尊时时开,清言复间作。
心期契鸿冥,世变付龙蠖。
达人操其权,神理或可托。
昔来严霜零,春阳忽已暮。
盛年不再逢,嘉会岂常遇。
何况凌云才,艺苑振高步。
眷予失群羽,不吝千金顾。
留连曲水游,感慨河梁赋。
嬿婉能几时,俛仰即岐路。
车马盈道旁,孰测心所慕。
冀阙何岧峣,浮云日驰骛。
敛辔临长河,徘徊不能度。
终南亦何有,白云长英英。
层峰亘西来,巍然临咸京。
中有太一洞,窈窕清籁生。
郁郁古柏飒,关关春鸟鸣。
红泉石乳溜,金灶丹光萦。
经年鲜人迹,翠窦悬空青。
我欲往从之,坎壈不能行。
缁尘满周道,蹢躅伤我情。
何能奋飞去,翛然学长生。
蟋蟀已在堂,凉风来飕飕。
田作穫且盈,岁晚役车休。
置酒会四邻,满坐半白头。
今我不为乐,日月如置邮。
昔与颠沛遭,蛾眉苦多仇。
归来幸此身,何惜百觥酬。
人生贵知足,相勖戒多求。
菡萏泽之陂,桂树山之幽。
五亩宅其间,可以常优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