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千篇,删取财十一。
每读先再拜,若听清庙瑟。
诗降为楚骚,犹足中六律。
天未丧斯文,杜老乃独出。
陵迟至元白,固已可愤疾。
及观晚唐作,令人欲焚笔。
此风近复炽,隙穴始难窒。
淫哇解移人,往往丧妙质。
苦言告学者,切勿为所怵。
杭川必至海,为道当择术。
古诗三千篇,删取财十一。
每读先再拜,若听清庙瑟。
诗降为楚骚,犹足中六律。
天未丧斯文,杜老乃独出。
陵迟至元白,固已可愤疾。
及观晚唐作,令人欲焚笔。
此风近复炽,隙穴始难窒。
淫哇解移人,往往丧妙质。
苦言告学者,切勿为所怵。
杭川必至海,为道当择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他以古诗的演变和批评晚唐诗歌风气为题,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深刻见解。诗中提到古代诗歌数量众多,但经过筛选,精华仅存十分之一,强调了精选诗歌的重要性。诗人推崇《诗经》和楚辞,认为它们遵循音乐和谐,暗示了诗歌创作应有严谨的格律和内涵。
陆游接着批评了从杜甫到元稹、白居易这一时期的诗歌,认为其质量下滑,令人感到愤怒和痛惜。他特别指出晚唐诗歌的颓废倾向,过分追求形式或情感的表达,导致诗歌失去原有的高雅品质。他以此告诫学习诗歌的人,要谨慎选择创作路径,避免被不良风气所影响。
最后,诗人以“杭川必至海”比喻诗歌创作应有坚定的方向,通过正确的道路达到深远的艺术境界,再次强调了选择恰当的艺术手法和坚守诗歌精神的重要性。整首诗寓教于诗,体现了陆游对于诗歌艺术的严谨态度和责任感。
新凉到郊墟,秋水满陵泽。
主人坐轻舸,恰受二三客。
入网旋烹鲜,逢蔬方小摘。
甘同芡实肥,酸分石榴拆。
所欣情款亲,岂问坐席窄。
岸草度幽香,退后金三尺。
风摇水光绿,照作杯中色。
沃此慷慨肠,看朱渐成碧。
我今非次公,醉甚狂不得。
眩眼既生花,苍颠先堕帻。
假寐便寻梦,那知红袖拍。
残烛照归时,分破三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