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春得春字》
《送春得春字》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寂历春愁自送春,眼前何处倦游人。

红衣憔悴登楼日,杜宇凄凉中酒身。

羯鼓花枝残许洛,旧宫燕子话梁陈。

纵无风雨肠堪断,况复河桥柳更新。

(0)
鉴赏

此诗《送春得春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时的寂寥与哀愁,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句“寂历春愁自送春”点明了主题,春意渐淡,愁绪自生,春日将尽。接着“眼前何处倦游人”一句,诗人似乎在寻找那些曾经在春日里游历、欣赏美景的人们,但如今却难觅踪迹,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

“红衣憔悴登楼日,杜宇凄凉中酒身”两句,以“红衣”比喻落花,形象地描绘了花朵在春风中凋零的情景;“杜宇”即杜鹃鸟,其叫声凄厉,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哀愁,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情。“登楼日”与“中酒身”形成对比,前者是外在的行动,后者则是内在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羯鼓花枝残许洛,旧宫燕子话梁陈”两句,运用典故,以羯鼓、花枝、洛阳、旧宫、燕子、梁陈等元素,营造出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既是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也是对当下衰败景象的感叹。羯鼓是古代乐器,花枝代表春景,洛阳与旧宫则指向历史上的繁华之地,燕子与梁陈则暗示着更迭的历史变迁。

最后,“纵无风雨肠堪断,况复河桥柳更新”两句,表达了即使没有风雨,心肠也已破碎,更何况是面对新的河桥柳树,又是一番新生的景象,更加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无奈。这两句诗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凸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难以挽回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送林师道似之赴宁都尉二首·其二

及物官无小,平生志所存。

一条冰出壑,五色棒悬门。

皂盖邦魁彦,绣衣乡达尊。

傥能念寒畯,梅市得春温。

(0)

哭诗六章·其四

哭莫傍沧海,泪落长海流。

流深风涛多,驾荡覆我舟。

不若洒春草,荆榛芜蔓茎。

怨气触草死,犹得香兰生。

(0)

客杭思李常伯满粹翁及衡父子权因寄此

始予既迂疏,城郭非所乐。

闻吴富山水,思往颇计较。

脱身东南来,见实与闻效。

吴之山棱棱,吴水清不挠。

岂无适之径,以可泳以棹。

而独何为然,反门自闲罩。

念我西北州,数子吴莫较。

正心醇无醨,粹行莹不疱。

递言张圣贤,赓口唱弟孝。

大非友宜当,实可师而效。

我愚不敢望,时以管觇豹。

进如暗赴明,退必丑厌貌。

自耻以别白,疾匝天地趠。

坐思朝成痴,梦遇夜不觉。

山水虽素喜,实不如诲教。

呜呼何时归,作诗以自闹。

(0)

我策我马寄王介甫·其一

我策我马将安从,人之冲冲谁适逢,言归于东。

(0)

次韵介父冬日

客梦愁生枕,鸡号喜向晨。

朔风能动地,短日更随人。

宫柳看埋冻,江梅想漏春。

淹留归未得,尘土暗乌巾。

(0)

菩萨蛮·其四

晴窗睡起炉烟直。香云堕髻娇无力。溪水碧涵空。

拒霜深浅红。坠鞭还驻马。缥缈珠帘下。

自是意中人。临风休障尘。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