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涪陵游北岩寺伊川谪居尝传易于此有钩深堂鲁直名且书之故寺有四贤像伊川鲁直康节尹和靖》
《次涪陵游北岩寺伊川谪居尝传易于此有钩深堂鲁直名且书之故寺有四贤像伊川鲁直康节尹和靖》全文
宋 / 李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隔江定佳处,放艇得幽寻。

直上云根径,尽行霜叶林。

昔人非避世,此地可钩深。

何物能熏染,幽禽亦好音。

(0)
注释
隔:分隔。
江:江面。
定:选定。
佳处:美景之处。
放艇:划船。
得:能够。
幽寻:幽静的探索。
直上:径直向上。
云根径:通往云霄的小路。
尽行:全部走过。
霜叶林:覆盖着霜冻的树林。
昔人:古人。
避世:逃避世俗。
此地:这个地方。
钩深:引人深思。
熏染:感染。
幽禽:幽静的鸟儿。
好音:美妙的声音。
翻译
隔着江选定美好的地方,划船深入寻求幽静。
径直走上通向云霄的山路,穿过满是霜叶的树林。
古人并非逃避尘世,这里却能让人沉思冥想。
什么东西能如此感染,连幽静的鸟鸣也成了悦耳之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吕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图景。开篇“隔江定佳处,放艇得幽寻”两句,诗人通过选择一个隔绝尘世的美丽之地,乘船进入隐秘的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追求宁静和远离喧嚣的心境。

接着,“直上云根径,尽行霜叶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登山入林的情景。这里的“云根径”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而“霜叶林”则给人一种秋日萧瑟的感觉。

诗人通过“昔人非避世,此地可钩深”两句表明,古人并非为了逃避世俗,而是在这样的地方可以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这里的“钩深”暗指的是心灵深处的沟通和理解。

最后,“何物能熏染,幽禽亦好音”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山中鸟鸣之声的喜爱。这里的“熏染”一词用得十分巧妙,既形容了自然景色如同熏香般能净化心灵,也暗示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古人隐居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作者介绍

李吕
朝代:宋   籍贯:记诵过   生辰:1122—1198

李吕[1122年~1198年]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九十一

久雨新晴,物情显焕。蝶弄海棠阴,莺啼杨柳岸。

声色纯真,不得一半。

堪笑灵云活眼睛,却被桃花换。哑,瞎汉瞎汉。

(0)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一○○

跨弄蹄驴,住疏壁院,千古遗风今再见。

吞吐何须栗棘蓬,煅炼已成丹九转。

倾出瓶壶,寒光闪电,扶危妙在通权变。

(0)

送老闻归安公

楼至一双粗脚踪,分明弄假却成真。

去将锹子从跟刬,免踏春泥惑乱人。

(0)

浒眼

万派奔流触断崖,涡漩一窍绝安排。

渊深彻见灵源底,里许如何著得沙。

(0)

拾得磨墨赞

可怜拾得,侧望徒劳。墨有消时恨不消。

(0)

布袋赞

驮布袋,握藤枝。一肚皮恶毒,好使你门知。

转脑回头望阿谁,髯公知此意,冷笑贼风吹。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