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教晒药泥茶灶,闲看科松洗竹林。
活计纵贫长净洁,池亭虽小颇幽深。
厨香炊黍调和酒,窗暖安弦拂拭琴。
老去生涯祗如此,更无馀事可劳心。
晴教晒药泥茶灶,闲看科松洗竹林。
活计纵贫长净洁,池亭虽小颇幽深。
厨香炊黍调和酒,窗暖安弦拂拭琴。
老去生涯祗如此,更无馀事可劳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逸宁静的田园生活景象。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简约自在的心境。
“晴教晒药泥茶灶,闲看科松洗竹林。”这里,诗人享受着阳光下晾晒药材和泥土制成的茶灶,同时观察着园中修剪整齐的松树与竹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美好的一种期待。
“活计纵贫长净洁,池亭虽小颇幽深。”即使生活简朴,但只要保持清洁,就能体现出一种高雅。池塘与亭台虽然不大,却也蕴含着一份宁静与深远。这两句强调了内在的精神世界胜过物质财富。
“厨香炊黍调和酒,窗暖安弦拂拭琴。”诗人享受着家中的美食——可能是粥或其他谷物食品,并且有着适宜的酒水。窗前温暖舒适,正拂拭着琴弦准备演奏。这两句传达了对生活乐趣的一种体验。
“老去生涯祗如此,更无馀事可劳心。”诗人在晚年,只愿意保持这样的生活状态,不再有其他牵挂和烦恼。这两句流露出一种对生命后半程的淡定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重视。这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在古代文人中颇为难得,是对传统理想境界的一种诠释。
蓉城诸葛何绵绵,一门青紫三百年。
闻孙流落湘江上,手握美瑾怀香荃。
夜行衣绣岂足荣,归梦皛皛经山川。
君家元有紫荆树,一枝两枝枯或妍。
当暑归来憩其下,俯仰陈迹心茫然。
墙东野人头雪白,乃翁坐上琴书客。
凤毛一见眼双明,豚犬吾儿空自责。
追思老少各时异,坐阅兴衰疑世隔。
江湖来往慎风波,他年重会铜驼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