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大派接秋江,砥柱中流露法幢。
照世万缘俱是妄,行天一镜迥无双。
当家谁道非临济,说法还须在老庞。
蓦地绕床三振锡,更无言句两心降。
大宗大派接秋江,砥柱中流露法幢。
照世万缘俱是妄,行天一镜迥无双。
当家谁道非临济,说法还须在老庞。
蓦地绕床三振锡,更无言句两心降。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对天镜方丈能仁净秋江长老的赞颂之作。首联“大宗大派接秋江,砥柱中流露法幢”,描绘了长老如同宗门巨擘,屹立于佛法潮流之中,犹如中流砥柱,法力高强,佛法如幢般醒目。
颔联“照世万缘俱是妄,行天一镜迥无双”,赞美长老的智慧如明镜,洞察世间万物,看破万缘皆为空幻,他的修行境界独特,无人能及。
颈联“当家谁道非临济,说法还须在老庞”,进一步肯定长老的领导能力和讲法能力,暗示他不仅在禅修上深得临济宗精髓,而且在传法上也具有庞然气象。
尾联“蓦地绕床三振锡,更无言句两心降”,通过描述长老突然以锡杖敲击床榻的动作,以及无需多言,仅此一举动就能使人心悦诚服,表达了他对长老威严与智慧的敬仰,以及长老教化之力的强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能仁净秋江长老在佛法修行和教化方面的卓越成就,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敬仰之情。
猿鹤皆飞昔日声,安车归去路岐平。
高怀无累能知止,半禄虽微亦代耕。
林下光阴尤觉永,环中气象有馀清。
尘埃满抱华颠客,笑指泉山羡此行。
谪宦寓湖南,憔悴变容质。
老怀极孤穷,益友最亲密。
高轩喜陪从,雅会烦揖屈。
馨香袭芝兰,文采辉陋荜。
谈辩虽纵横,仪范甚专一。
每闻阳春曲,钦诵不敢佚。
遂将蜀溪纸,连写渐成帙。
惭非高尚者,思古感事物。
当时郢楚士,英秀尽簪绂。
池台今何在,冠剑久沦失。
我忧复辽远,试听暮鸣瑟。
何时还敝庐,一奠九泉骨。
此心实虔望,昭昭有如日。
未尝果山柑,且馔湘江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