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萧条,十年再到经行路。旧题新句。
总是关心处。睡起西轩,转觉添幽趣。斜阳暮。
淡烟疏雨。湿遍山前树。
古寺萧条,十年再到经行路。旧题新句。
总是关心处。睡起西轩,转觉添幽趣。斜阳暮。
淡烟疏雨。湿遍山前树。
这首元代刘秉忠的《点绛唇》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古寺景象。"古寺萧条,十年再到经行路",诗人以十年为时间跨度,强调了对这座寺庙的深厚感情,再次踏足,寺内景象已显荒凉,反映出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旧题新句",表达了他对过往回忆的回味与当下的创作灵感,无论是旧有的题记还是新的诗句,都凝聚着他对这里的深深关注。
"睡起西轩,转觉添幽趣",诗人醒来后在西窗边沉思,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宁静与趣味,可能是对生活的哲理思考,也可能是对自然景色的欣赏。"斜阳暮",夕阳西下,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而"淡烟疏雨,湿遍山前树"则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稀疏的雨滴打湿了山前的树木,增添了画面的湿润与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古寺的萧瑟与个人的情感体验,寓情于景,展现出元代文人墨客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况味的深沉感慨。
二纪身陪献纳班,今朝始得拜金銮。
袅蹄范铸分天馥,鲛织开奁荐月团。
奎壁近沾琅钮湿,斗牛直射宝光寒。
糜捐虽有平生志,自觉君恩报称难。
露封誊奏晓鸣铃,当御应关乙夜呈。
京兆有装随使者,陈留无酒忆厨兵。
故营将钺谈家世,老吏公车识姓名。
尘事看看到书尺,更惊三日有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