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剑苍茫,试凭吊、英雄陈迹。
想当日,青萍砍地,乱云奔裂。
落日瘦眠豺虎影,腥风寒迸蛟螭血。
听龙泉、夜半吼空山,山魈泣。锋过处,星芒急。
水磨后,江流赤。看长虹出手,豫章飞魄。
甲盾五千摧劲敌,属镂三尺锄忠节。
剩欹斜、一角卧荒烟,苔痕蚀。
抚剑苍茫,试凭吊、英雄陈迹。
想当日,青萍砍地,乱云奔裂。
落日瘦眠豺虎影,腥风寒迸蛟螭血。
听龙泉、夜半吼空山,山魈泣。锋过处,星芒急。
水磨后,江流赤。看长虹出手,豫章飞魄。
甲盾五千摧劲敌,属镂三尺锄忠节。
剩欹斜、一角卧荒烟,苔痕蚀。
这首《满江红·胥山剑石》是清代词人黄燮清所作,以剑石为题材,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与感慨。开篇"抚剑苍茫,试凭吊、英雄陈迹",描绘出一幅苍茫背景下凭吊英雄的场景,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接着通过"青萍砍地,乱云奔裂",展现了英雄挥剑斩破乱世的壮丽画面。
"落日瘦眠豺虎影,腥风寒迸蛟螭血",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英雄的英勇与环境的险恶对比,凸显其不屈的精神。"听龙泉、夜半吼空山,山魈泣",进一步渲染了剑的威力和英雄的孤独。
下片"锋过处,星芒急。水磨后,江流赤",通过描绘剑的锋利和经过磨砺后的效果,赞美英雄的锐气和坚韧。"长虹出手,豫章飞魄",以自然景象比喻英雄的豪情,"甲盾五千摧劲敌,属镂三尺锄忠节"则直接歌颂英雄的战绩和忠诚。
最后,"剩欹斜、一角卧荒烟,苔痕蚀",以剑石的残破形象,寓言英雄虽逝,但精神犹在,岁月侵蚀中依然屹立,令人感叹。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雄浑,充分展示了词人对中国古代英雄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