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刹不知名,环水皆台榭。
莲叶圆圆稻叶尖,一绿浑无界。
潞水碧浑浑,此地宜销夏。
谁遣明妆照浊流,水气因花解。
十刹不知名,环水皆台榭。
莲叶圆圆稻叶尖,一绿浑无界。
潞水碧浑浑,此地宜销夏。
谁遣明妆照浊流,水气因花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荷塘的清新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荷花与周围的环境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首句“十刹不知名,环水皆台榭”,开篇即以“不知名”的十刹,暗示了荷塘所在之地的幽静与神秘,四周环绕的台榭则增添了景致的人文气息。接着,“莲叶圆圆稻叶尖,一绿浑无界”两句,通过对比莲叶与稻叶的不同形态,展现了荷塘中绿色生命的多样性和和谐共存之美。这里的“浑无界”三字,生动地描绘了绿意盎然的景象,仿佛一片无边的绿色海洋。
“潞水碧浑浑,此地宜销夏”两句,进一步点明了地点——潞水之畔,正是避暑的好去处。碧绿的河水与周围的景色相映成趣,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清凉宜人的夏日图景。
最后,“谁遣明妆照浊流,水气因花解”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荷花以生命,仿佛是明艳的妆容在清澈的水流中倒映,与周围的花朵相互辉映,使得原本可能显得浑浊的水流也因之变得清新起来。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荷塘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