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袭美新秋即事次韵三首·其一》
《和袭美新秋即事次韵三首·其一》全文
唐 / 陆龟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心似孤云任所之,世尘中更有谁知。

愁寻冷落惊双鬓,病得清凉减四支。

怀旧药溪终独往,宿枯杉寺已频期。

兼须为月求高处,即是霜轮杀满时。

(0)
注释
心:心情。
似:像。
孤云:孤独的云。
任所之:任由飘荡。
世尘:世俗尘嚣。
更:还。
知:理解。
愁:忧虑。
冷落:寂寞。
惊:使...惊。
双鬓:两鬓。
病:疾病。
四支:四肢。
怀旧:怀念旧事。
药溪:地名,可能有药草之意。
终独往:总是独自前往。
频期:频繁期待。
兼须:还需。
为月:为了赏月。
高处:高高的地方。
霜轮:明亮的月亮。
杀满:圆满,这里指月圆。
翻译
我的心就像孤独的云朵随风飘荡,世间纷扰又有谁真正理解。
忧虑和寂寞使我两鬓添白,疾病带来的清冷让我身体更加虚弱。
怀念过去,我常常独自前往药溪,对枯杉寺的夜晚也有了期待。
我还要寻找一个高处赏月,因为那是月圆之时,霜华最盛之际。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诗人孤独感慨与自我精神世界的抒情之作。开篇“心似孤云任所之,世尘中更有谁知”两句,以鲜明的比喻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然,仿佛一朵浮动的云,不为尘世所羁绊,无人能懂得这份深沉的情怀。

接着,“愁寻冷落惊双鬓,病得清凉减四支”则描绘了诗人的情感低落和身体的不适。这里“愁寻”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与哀愁,而“冷落惊双鬓”则暗示着头发已经两鬓斑白,年华老去的无奈。“病得清凉减四支”则形象地表现出因病痛而感受到身体虚弱无力。

下面的“怀旧药溪终独往,宿枯杉寺已频期”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孤寂的情感。这里“怀旧药溪终独往”显示了诗人对故土的留恋和不舍,以及他选择独自一人前往药溪的决心。而“宿枯杉寺已频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每次到达枯杉下的小庙,都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最后,“兼须为月求高处,即是霜轮杀满时”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兼须为月求高处”表达了诗人追求更高视角以便更好地欣赏月亮的愿望,而“即是霜轮杀满时”则象征着秋季已深,寒风凛冽,月亮清冷如霜,这一切都映照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寂寥与冷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与境界,是一篇抒发个人情感与精神状态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陆龟蒙

陆龟蒙
朝代:唐   字:鲁望   籍贯:江湖散   生辰:?~公元881年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猜你喜欢

菩萨蛮·其二广陵邸中,题书尾寄闺人

清明寒食江南路。年年生把花时误。明月听吹箫。

虚传廿四桥。潇潇连夜雨。泪滴那堪数。

何事住扬州。偏增无限愁。

(0)

惜黄花慢.咏晚菊,用吴梦窗韵

月佩烟裳。伴窗纱犹识,半面徐娘。

翠华嘉节,来迟洛浦,紫云新苑,宠殿昭阳。

芳妍不逐秋风嫁,涂娇晕、自整慵妆。老是乡。

兰膏照彻,倒尽瑶觞。亭亭傲雨欺霜。

更艳凌枫赤,秀夺松黄。

避风台上,欲随风舞,辟寒帐畔,偏透寒香。

消魂帘捲人争瘦,阿娇去、金屋悲凉。莫断肠。

花神独许清狂。

(0)

更漏子.答索香

博山寒,沉水歇。香在梅冰树隙。薰豆蔻,解罗襦。

亲承芗泽馀。绿纱深,银叶剪。莫漏檀心一点。

藏犀合,贮红箱。须留待粉郎。

(0)

减字木兰花·其一寄书

画桥分手。鹊脑双倾婪尾酒。泪洒鲛珠。

斟酌来朝欲寄书。雪炉焚怨。粉魂不觉当风倦。

凤懒龙娇。闲却床头紫玉箫。

(0)

踏莎行·其二春望

陌柳飘绵,园梨糁雪。红亭绿酒人离别。

春光不是别离时,别离偏向春时节。

旧梦无痕,新愁似结。乱鸦啼处山千叠。

渔灯点点隔江明,蘋似带雨波声咽。

(0)

双调望江南·其一枫桥夜泊

枫桥路,烟水正迢迢。

欲向东君寻旧约,渚花岩月两无聊。孤负是春宵。

人何在,独倚赤栏桥。

遥忆去年樱笋候,画船红烛听吹箫。往事更魂消。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