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川流,去矣不复回。
万物各有营,荣悴更相催。
馀生苦多艰,壮志久摧颓。
念欲学还丹,郁纡殊未谐。
今朝立新秋,庭树西风来。
举首望天宇,飞云独徘徊。
呼儿且沽酒,浩歌豁秋怀。
醉中得妙理,逸兴何悠哉。
日月如川流,去矣不复回。
万物各有营,荣悴更相催。
馀生苦多艰,壮志久摧颓。
念欲学还丹,郁纡殊未谐。
今朝立新秋,庭树西风来。
举首望天宇,飞云独徘徊。
呼儿且沽酒,浩歌豁秋怀。
醉中得妙理,逸兴何悠哉。
这首诗《立秋》由金代诗人赵沨所作,以自然界的流转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为主线,展现了深沉的人生哲思与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开篇“日月如川流,去矣不复回”,以日月的流逝比喻时间的不可逆转,引出万物皆有其运行规律的主题。接着“万物各有营,荣悴更相催”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规律,无论是繁荣还是衰败,都是自然法则的体现。
“馀生苦多艰,壮志久摧颓”两句,诗人将个人经历融入自然景观之中,表达了面对生活艰辛与理想受挫的感慨。接下来“念欲学还丹,郁纡殊未谐”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寻求精神寄托和内心平静的渴望,但现实中的种种束缚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
“今朝立新秋,庭树西风来”描绘了立秋时节的景象,秋风起,树木换上了新的装束,预示着季节的更替。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的变化,引发了对人生时序的思考。“举首望天宇,飞云独徘徊”一句,诗人抬头仰望天空,云彩在空中自由飘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向往。
“呼儿且沽酒,浩歌豁秋怀”表现了诗人借酒浇愁、放声高歌以排解心中愁绪的情景。最后“醉中得妙理,逸兴何悠哉”则点明了在醉酒的状态下,诗人仿佛领悟到了某种超脱世俗的真理,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与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