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勤教我琵琶篇,年友胸中炯炯然。
公瑾风流酹江月,孔明礼乐中兴年。
君臣可谓逢千载,南北须教总一天。
水调歌中休惜别,月明千里共婵娟。
殷勤教我琵琶篇,年友胸中炯炯然。
公瑾风流酹江月,孔明礼乐中兴年。
君臣可谓逢千载,南北须教总一天。
水调歌中休惜别,月明千里共婵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词人许月卿的作品,名为《香潭八首(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对友情和音乐的深厚情感。
"殷勤教我琵琶篇,年友胸中炯炯然。"
这里作者描绘了一位朋友热心地教授自己琵琶曲,让人联想到古代士大夫之间的情谊深厚,以及对音乐艺术的共同喜爱。
"公瑾风流酹江月,孔明礼乐中兴年。"
这两句诗引用了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和事件:东汉时期的公瑾以文采著称,而“酹江月”则是他一篇著名的赋;孔明,即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以智谋和礼乐闻名于世。这里作者通过历史人物与事件,表达了对文化艺术传承的赞美。
"君臣可谓逢千载,南北须教总一天。"
这两句诗意在表达,即便是帝王与臣子的关系,在历史长河中也能找到和谐共处的时刻。而“南北须教总一天”则是在强调,不论身处哪个朝代,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变的。
"水调歌中休惜别,月明千里共婵娟。"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友情和音乐的赞美。“水调歌”可能指的是一首著名的曲子,而“月明千里共婵娟”则是在形容在明亮的月光下,与朋友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意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以及对友情、音乐和教育的赞颂,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